| 2020年第6期目录
水土保持试验研究 | | | 干旱风沙区水库边缘植被-风力侵蚀的变化及成因 | | 张晓虹,何有华,胡彦婷 | | 2020,40(6):1-7,22 | | [摘要](145) [PDF 1.87 M](115) [HTML](9) | | | 黄土高原典型生物结皮对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 | | 许欢欢,张宝琦,汪建芳,王兵 | | 2020,40(6):8-13 | | [摘要](102) [PDF 1.01 M](59) [HTML] | | | 基于Granger模型的黄土沟壑区典型人工林绿水流研究 | | 符冲,宋孝玉,李蓝君,赵新凯,李怀有 | | 2020,40(6):14-22 | | [摘要](80) [PDF 2.05 M](77) [HTML](6) | | | 不同雨强下各生育期玉米坡耕地的侵蚀产沙研究 | | 赵娅君,吴发启,徐宁,曹博召 | | 2020,40(6):23-28,35 | | [摘要](74) [PDF 1.33 M](73) [HTML] | | | 旅游干扰对重庆市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枯落物及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 | | 张瑾 | | 2020,40(6):29-35 | | [摘要](67) [PDF 1.23 M](66) [HTML] | | | 黄土丘陵区生物结皮土壤温度年内动态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 | | 王闪闪,赵允格,杨光,任伟,杨凯,张子辉 | | 2020,40(6):36-42,50 | | [摘要](73) [PDF 1.69 M](57) [HTML] | | | 辽西北沙地苹果-花生间作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间作效应 | | 程昊天,孔涛,姜涛,王振宇,郑爽,高欣,王立 | | 2020,40(6):43-50 | | [摘要](63) [PDF 1.23 M](70) [HTML] | | | 甘肃省沿黄灌区春小麦与披碱草/苜蓿混播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 | | 李昂,曹素珍,李雪,李昌明,韩凡香,吴应珍,葛承暄 | | 2020,40(6):51-56,63 | | [摘要](59) [PDF 1.36 M](63) [HTML] | | | 银黑双色膜覆盖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木薯产量的影响 | | 罗兴录 | | 2020,40(6):57-63 | | [摘要](56) [PDF 783.68 K](38) [HTML] | | |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造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评价 | | 王晶,董起广,张露,白清俊 | | 2020,40(6):64-70,77 | | [摘要](67) [PDF 1.21 M](58) [HTML](3) | | | 等高反坡阶对玉米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 张洋,王克勤,赵洋毅,冷鹏,闫腾云 | | 2020,40(6):71-77 | | [摘要](60) [PDF 1.22 M](108) [HTML] | | | 江西省1988-2017年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不透水面的相关关系 | | 陈蕾,郭熙,韩逸,朱青,国佳欣,易丹,张婷 | | 2020,40(6):78-86,93 | | [摘要](64) [PDF 2.55 M](51) [HTML] | | | 黑沙蒿根系抗拉特性及其与化学成分的关联性 | | 胡晶华,刘静,李雪松,白潞翼,张欣,王多民 | | 2020,40(6):87-93 | | [摘要](52) [PDF 1.13 M](67) [HTML] | | | 径流作用下泥石流固体物质冲刷速率试验研究 | | 安笑,潘华利,邓其娟,欧国强,李炳志,孔玲 | | 2020,40(6):94-100 | | [摘要](52) [PDF 1.51 M](59) [HTML] | | | 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 | 王媛媛,王继岩,焉莉,高强,韩旭 | | 2020,40(6):101-106 | | [摘要](66) [PDF 1.23 M](43) [HTML] | |
水土保持监测与应用技术 | |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焦作市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评价 | | 张娟,文广超,王恩营,谢洪波,刘正疆 | | 2020,40(6):107-114 | | [摘要](63) [PDF 1.92 M](55) [HTML] | | | HSPF在热带沿海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 | 桂晗亮,张春萍,武治国,张家铨 | | 2020,40(6):115-120,129 | | [摘要](55) [PDF 1.10 M](46) [HTML] | | | 降解地膜和渗水地膜覆盖对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效应的Meta分析 | | 闫乃桐,张佳丽,王仕稳,马登科,殷俐娜,姚建民,杨三维,刘虎林 | | 2020,40(6):121-129 | | [摘要](69) [PDF 2.07 M](94) [HTML](2) | | | 延河流域景观格局的演变、预测及优化——以陕西省延长县为例 | | 王天宇,惠怡安,师莹,芮盼盼,刘琨 | | 2020,40(6):130-136 | | [摘要](62) [PDF 1.55 M](49) [HTML] | | | 基于农民满意度的农村水环境治理绩效研究——以湖北省部分县市的调查为例 | | 吕天宇,赵微,李娜,曾晨 | | 2020,40(6):137-145,152 | | [摘要](45) [PDF 1.34 M](45) [HTML](4) | | | 基于GIS的湖南省滑坡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 | | 申怀飞,杨清洁,魏亿鑫,闫旭倩,闵家森,吴宇琛 | | 2020,40(6):146-152 | | [摘要](64) [PDF 1.72 M](81) [HTML] | | | 基于CA-Markov与InVEST模型的吉林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拟及预测 | | 刘家福,席兰兰,张尧,张柏 | | 2020,40(6):153-159 | | [摘要](78) [PDF 1.09 M](69) [HTML] | | | 农户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北省部分地区为例 | | 王秀兰,孟焱鑫,单玉红,巩瑶童 | | 2020,40(6):160-167,174 | | [摘要](58) [PDF 1.45 M](66) [HTML] | | | 安徽省淮南市城市湿地景观格局及其脆弱性——以大通废弃矿生态湿地修复区为例 | | 王楠,汪桂生,郭伟玲 | | 2020,40(6):168-174 | | [摘要](58) [PDF 1.44 M](56) [HTML] | | | 土壤调理剂对陕北盐碱地土体化学性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 | 舒锟,曹源,王波,王启龙 | | 2020,40(6):175-180 | | [摘要](55) [PDF 1.07 M](48) [HTML] | | | 植被自然恢复对煤矸石堆场Fe/Mn淋溶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 | | 刘方,陈祖拥,刘元生,朱健,卜通达 | | 2020,40(6):181-186 | | [摘要](44) [PDF 915.67 K](49) [HTML] | | | 覆膜集雨渗灌系统在半干旱区土壤水分监测中的应用 | | 冯娜,张维江,李娟,马芳,姜瑞洋,李伟建,黄艳,丁广,姜茂付,王旭东 | | 2020,40(6):187-192 | | [摘要](49) [PDF 1.15 M](55) [HTML] | | | 四川省汶川县下庄沟“8·20”泥石流成因分析及堵江范围预测 | | 罗玉婷,唐川,熊江,陈明,张宪政 | | 2020,40(6):193-199 | | [摘要](49) [PDF 2.15 M](82) [HTML] | | | 河南省洪涝灾害的灾后恢复力研究 | | 李梦杰,刘德林 | | 2020,40(6):200-204 | | [摘要](45) [PDF 817.30 K](60) [HTML] | |
区域发展综合研究 | | | 黄河中游地区生态恢复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 | 王晓峰,杨丹,冯晓明,程昌武,周潮伟,张欣蓉,奥勇 | | 2020,40(6):205-212 | | [摘要](86) [PDF 2.03 M](81) [HTML](4) | | |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与生境质量的相关性 | | 贾艳艳,王少杰,刘福胜,于东明 | | 2020,40(6):213-220,227 | | [摘要](61) [PDF 1.39 M](111) [HTML](3) | | | 桂西南-北部湾地区“三生”空间适宜性评价 | | 赖国华,胡宝清,李敏,林树高 | | 2020,40(6):221-227 | | [摘要](74) [PDF 1.31 M](45) [HTML] | | | 抚仙湖流域生态用地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 | 尹娟,资本飞,阳利永,陈婧祎 | | 2020,40(6):228-235 | | [摘要](57) [PDF 1.88 M](61) [HTML] | | | 1990-2018年东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 | | 邓信翠,陈洋波 | | 2020,40(6):236-242,258 | | [摘要](56) [PDF 1008.03 K](64) [HTML] | | | 云南省城市化与水资源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 | 童彦,潘玉君,张梅芬,张玲 | | 2020,40(6):243-248,258 | | [摘要](47) [PDF 1.14 M](38) [HTML](5) | | | 河南省巩义市土地利用演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 | | 贾琦 | | 2020,40(6):249-258 | | [摘要](55) [PDF 2.46 M](42) [HTML] | | | 河北省山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 | 索笑颖,刘玉春,赵光耀,田国纯,张卫平,白龙飞 | | 2020,40(6):259-265 | | [摘要](53) [PDF 1.84 M](55) [HTML] | | | 浙江省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 周介元,孟丽红,吴绍雄,王青芸 | | 2020,40(6):266-272,287 | | [摘要](57) [PDF 1.74 M](98) [HTML](4) | | | 1988-2018年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 | 高鹏文,阿里木江·卡斯木,赵永玉,图尔荪阿依·如孜,赵禾苗,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 | | 2020,40(6):273-280,287 | | [摘要](57) [PDF 1.67 M](84) [HTML](4) | | | 四川省甘洛县2019年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 | | 李钰,甘滨蕊,王协康,陈明亮,周家文 | | 2020,40(6):281-287 | | [摘要](53) [PDF 2.56 M](45) [HTML] | | | 吉林省1990-2018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 | 刘志川,王建国,梁书维,王雨婷 | | 2020,40(6):288-296,311 | | [摘要](51) [PDF 2.19 M](49) [HTML] | | | 基于生态足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生态特征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 | 莫崇勋,赵梳坍,阮俞理,莫细喜,孙桂凯,黄亚 | | 2020,40(6):297-302,311 | | [摘要](48) [PDF 2.00 M](42) [HTML] | | | 基于地形梯度的高山峡谷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功能分区 | | 李益敏,王东驰,袁静,刘心知 | | 2020,40(6):303-311 | | [摘要](59) [PDF 1.77 M](49) [HTML] | | | 天山北坡城市群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演变 | | 刘亚茹,李莉,菊春燕 | | 2020,40(6):312-320 | | [摘要](60) [PDF 1.28 M](42) [HTML] | |
总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