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41(1):1-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1
摘要:[目的] 调查和分析沙化过程中草地根系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藏西草地沙化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西藏西部典型的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S采样法进行采样,对0-15 cm土层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根系含量下降,pH值与速效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容重升高,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降低。土壤根系含量与pH值和容重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06和-0.735;与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71,0.658,0.590,0.686,0.382。[结论] 草地沙化过程中植物根系含量与多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存在相关关系,并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制约。
2021, 41(1):6-1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2
摘要:[目的] 研究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降雨侵蚀力区域特征,为区内水土流失防治、生态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贵州省33个气象站点1960-2017年逐日降雨资料,利用空间插值、线性趋势、重心模型、突变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水系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特征。[结果] 贵州省不同水系多年降雨侵蚀力以波动下降趋势为主,与基于聚类分区的各区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突变特征不明显。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异性较大,长江流域水系空间分布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特征,而珠江流域水系则表现为从东向西递增。大雨与降雨侵蚀力分布密切关联,年内降雨侵蚀力重心迁移路径与大雨重心较为一致,主要集中在贵阳市及其周边县区。降雨侵蚀力与经度、纬度、海拔和坡度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p<0.05),与坡向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贵州省各水系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异性较强,区域特征明显。应根据区域特征进行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定向阻控。
2021, 41(1):15-21,2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3
摘要:[目的] 定量分析鄂州航空港通渠河岸草灌植物(狗牙根、香根草和紫橞槐)根系分布参数对土体的加固作用,为更好地评价植物根系固土效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根钻取样法探究草灌根系分布参数在不同深度的变化规律;开展室内直剪试验和室外张力计测试分别研究了根系分布参数变化对抗剪强度指标和基质吸力的影响。[结果] ①植物的根系分布总体上随着土体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灌木植物(紫橞槐)根系分布参数在深度为0-40 cm范围内是草本植物(香根草和狗牙根)的2.13~2.90倍。②灌木植物根-土复合体黏聚力明显大于草本植物,黏聚力与根长度密度(RLD)和根表面积密度(RSAD)满足多项式函数关系。③根系分布参数RLD和RSAD的黏聚力和基质吸力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④灌木植物(紫橞槐) RLD和RSAD对土体基质吸力的增强作用存在最优含根密度。[结论] 狗牙根、白三叶和紫橞槐根系均能显著发挥固土作用。由于根系分布、固土深度、固土方式等差异,三者的固土作用不同,可将三者结合种植,不仅有利于河岸边坡的稳定,也可提高土体的抗冲性。
2021, 41(1):22-2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4
摘要:[目的] 研究种草方式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为高寒草原沙化土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在甘肃省玛曲县流动沙丘,设置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草种和不同种草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种草方式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 撒播和条播对植被恢复无显著影响。总体上草种对植被恢复影响不大,流动沙丘植被恢复中只需种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即可。种草模式对植被恢复影响很大。牧草种植第2年,与没有铺施牛羊粪的种草模式相比,铺施牛羊粪种草模式下牧草高度、密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且大幅增加,同样铺施牛羊粪的模式中,牛羊粪厚度约2 cm的牛羊粪+无沙障模式下牧草高度和盖度显著地高于牛羊粪厚度约1 cm的牛羊粪+沙障模式。牧草生长状况与土壤养分、持水能力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牛羊粪+无沙障种草模式是研究区流动沙丘植被恢复的最优模式。铺施牛羊粪厚度达到约2 cm,就再无必要设置其他沙障进行固沙。
2021, 41(1):29-34,4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5
摘要:[目的] 探究半干旱区草地根际土壤碳氮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不同封禁年限响应特征,为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研究以及生态系统养分限制判定等提供依据,并为确定合理围封年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云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半干旱草原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比分析放牧地与围封10,25,35 a样地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变化过程与规律。[结果] 围封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含量,其最大值出现在封育25 a样地,随后下降。围封10,25 a和35 a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放牧样地的1.37,1.83倍和1.38倍;总氮含量分别是放牧样地1.34,1.52倍和1.24倍。但土壤C:N随围封年限增加基本保持稳定,其值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总氮无明显相关性。与放牧样地相比,围封样地铵态氮含量随封育年限无明显变化,硝态氮含量和硝态氮:铵态氮比值则普遍下降,在围封25 a时最低。围封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围封10,25,35 a样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较放牧地分别提高了20.5%,45.7%和15.1%;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4.7%,60.5%和40.9%。而微生物量C:N则随围封年限延长而下降,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百分比对围封年限无响应。围封10,25 a样地与放牧地相比,微生物量氮占土壤总氮百分比和化学计量不平衡性(即土壤C:N与微生物量C:N比值)均无显著差异,但其值却在围封35 a样地显著增加。[结论] 围封措施能够显著提高半干旱退化草地土壤碳、氮养分,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退化草地恢复,但封育时间过长则可能产生负效应,封育25 a是草地长期封育措施中一个较为合理的围封年限。
2021, 41(1):35-4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6
摘要:[目的] 探讨祁连山东段不同高寒植物的土壤理化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祁连山东段6种灌丛植被和高寒草地的土壤基本性状、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 ①祁连山东段高寒植被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②祁连山东段土壤总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无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③祁连山东段土壤最大持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毛管持水量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化规律则不太明显。④祁连山东段土壤初渗透率(0.58~2.81 mm/min)高于平均渗透率(0.05~1.26 mm/min)和稳渗透率(0.04~1.31 mm/min),6种高寒植被的土壤初渗透率表现为高寒草地>山生柳>硬叶柳>绣线菊>千里香杜鹃>金露梅>头花杜鹃;平均渗透率表现为绣线菊>金露梅>千里香杜鹃>山生柳>硬叶柳>高寒草地>头花杜鹃;稳渗透率表现为绣线菊>金露梅>千里香杜鹃>山生柳>硬叶柳>头花杜鹃灌丛>高寒草地。[结论] 研究区域高寒植物类型的不同会对该区域土壤理化特征产生不同影响,即土壤理化特征与植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2021, 41(1):41-4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7
摘要:[目的] 掌握植物地下芽库多样性及形成的环境机制,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若尔盖高原湿地的沼泽、沼泽化草甸和草甸3种生境为对象,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①芽库密度表现为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生境间差异显著。沼泽以水平生长的根茎顶芽为主,沼泽化草甸和草甸则分别以根茎节芽和分蘖节芽为主。②芽的长度表现为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生境间差异显著。沼泽和沼泽化草甸的芽的直径均显著高于草甸,但沼泽和沼泽化草甸间无显著差异。沼泽的芽长/直径比值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沼泽化草甸和草甸,但沼泽化草甸和草甸间无显著差异。③芽的全氮含量(TNB)也表现为沼泽>沼泽化草甸>草甸,且均差异显著,三者的全磷含量及芽氮磷比值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若尔盖高原,土壤水分、速效氮和全磷是解释芽库密度、芽形态(长度、直径)、芽生物量,以及芽生态化学计量的主控因子。
2021, 41(1):49-5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8
摘要:[目的] 研究岩溶槽谷区坡地产流产沙规律,为槽谷区坡面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岩溶槽谷区径流小区,探讨了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果园和竹林地)、降雨等级、降雨特征对坡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 ①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径流小区坡地总产流量为:耕地(3 534.64 L)>果园地(3 150.60 L)>竹林地(2 347.75 L)>林地(1 957.41 L);径流系数(3.12%~5.70%)远低于非岩溶区(约20%);地表产沙量耕地(3.37 kg)>果园地(2.60 kg)>林地(1.60 kg)>竹林地(1.43 kg);②虽然暴雨占总降雨场次的1.53%,但产流量占年产量的42.28%,产沙量占年总产沙量的33.42%。中雨占年产流总量的16.61%,产沙量占年总产沙量的20.47%,但是由于中雨的降雨次数多,其造成的泥沙流失也不可忽视。③降雨量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坡面产流的影响最大,是坡面产流的主要影响因素。I30对耕地和果园产沙量的影响最大,降雨量对林地和果园产沙量的影响最大。[结论] 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耕地的产流产沙量最大,果园次之。在坡度一定的条件下,不同等级的降雨是影响产流产沙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安排农事活动时,应尽量避开高强度降雨,减少严重侵蚀事件的发生。
2021, 41(1):56-6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09
摘要:[目的] 揭示荒漠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草本分布特征对降水分布变化的响应,为干旱风沙区人工植被建设模式选择、沙漠化防治及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在榆林市榆阳区、盐池县、沙坡头保护区,以共有人工栽植灌丛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以灌丛外裸地为对照,测定了灌丛内外微生境中土壤含水量、容重、pH值、电导率、全碳、全氮及土壤粒径含量,并调查了灌丛内外微生境地表草本植被分布特征。[结果] ①榆阳研究区柠条灌丛显著提高土壤粗沙粒含量、草本植物个体数,降低土壤容重、土壤pH值;油蒿灌丛显著提高土壤黏粉粒含量、全碳、全氮(p<0.05),降低草本植物物种数。盐池研究区柠条灌丛增加土壤全碳、全氮、草本植物高度,降低土壤细沙粒含量、土壤容重、草本植物物种数;油蒿灌丛降低土壤黏粉粒含量、草本植物物种数。沙坡头研究区柠条灌丛降低土壤电导率;油蒿灌丛下无草本植物。②从沙坡头到榆阳区,随降水量增加,灌丛微生境土壤细沙粒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电导率降低,而土壤养分相对增加,草本植物物种数、个体数、高度均相对增加。[结论] 荒漠区造林策略取决于灌丛种类和降水分布。榆阳研究区栽植柠条和油蒿灌丛、盐池研究区栽植柠条灌丛、沙坡头研究区栽植柠条灌丛更有利于促进沙漠化治理与固沙林地土壤-植被系统恢复。
2021, 41(1):66-72,8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0
摘要:[目的]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低山区表层土壤抗蚀性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该区的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生态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贺兰山低山区不同海拔表层土壤进行野外取样与室内测定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表层土壤可蚀性关键因子,构建贺兰山低山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模型,并采用该模型对贺兰山海拔1 300~1 800 m区域土壤抗蚀性强弱进行研究。[结果] ①土壤含水率、总孔隙度、黏粒、粉粒含量以及分形维数与海拔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容重和砂粒含量与海拔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这7个土壤因子均为中度、弱度变异性,可初步选为土壤可蚀性影响因子;②土壤孔隙特征类与土壤粒径类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明显显著相关并相互影响,因子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重叠现象;③通过构建土壤抗蚀性综合评价模型,随着贺兰山海拔高度由1 800 m降低为1 300 m,其土壤抗蚀性由强到弱,且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贺兰山低山区土壤性质和土壤抗蚀性与海拔显著相关,可通过制定专门的保护措施与土壤修复方案改善土壤的结构与质量,加强土壤抗蚀性,促进该区域生态建设和增强水土保持功能。
2021, 41(1):73-8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1
摘要:[目的] 分析西北干旱区葡萄园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变化特征,同时探究其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为西北干旱区的土壤碳排放估算及其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于2019年6-12月采用LI-8100 A土壤呼吸测量系统和自动气象站观测甘肃省敦煌市南湖绿洲葡萄园的土壤呼吸及环境因子,通过根排除法区分土壤呼吸组分。[结果] ①观测期内,葡萄园的土壤呼吸速率在7月3日达到最大。在生长季的6-9月,土壤呼吸速率波动变化明显;而非生长季的10-12月,土壤呼吸速率逐渐减小。该区土壤呼吸以异养呼吸为主,平均异养呼吸贡献率约为65%。②在小时尺度上,土壤呼吸及其异养组分与土壤温度由于时间滞后效应均呈回环关系。而在日尺度上,非生长季的10-12月,土壤呼吸、异养呼吸随土壤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趋势;但生长季的6-9月,灌溉和较大降雨会引起土壤含水率波动进而干扰上述指数响应。③生长季的6-9月,土壤呼吸及其组分与土壤含水率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土壤呼吸的最适含水率约为8.1%~9.9%;而非生长季10-12月则呈指数关系,二者关系差异主要是由于非生长季的10-12月土壤含水率下降的同时土壤温度也在持续降低,且葡萄埋土冬藏,造成异养、自养呼吸均迅速降到低值,然后处于稳定状态所致。[结论] 土壤呼吸受到土壤温湿度的综合调控,其双因子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非生长季的土壤呼吸变化,但在生长季仅能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32%,因此应进一步建立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多因子模型以便更好地模拟生长季土壤呼吸的变化。
2021, 41(1):82-87,9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2
摘要:[目的] 探讨高寒矿区覆土处理对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影响,以评估覆土措施在露天煤矿排土场所达到的植被恢复效果,为高寒矿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调查分析青海省木里煤田不同年限5个覆土处理和3个不覆土处理矿区排土场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结果] 在覆土处理下,随着建植年限的增加,木里煤矿排土场植被和幼苗盖度显著增加(p<0.05),土壤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呈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煤矿区排土场不覆土和覆土处理,植被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主要指标差异不显著;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高寒煤矿区排土场植被生长的主要土壤养分是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结论] 高寒矿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关键措施不是覆土处理,可通过施足有机肥和化肥的方式代替覆土处理达到植被恢复的目的。
2021, 41(1):88-9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3
摘要:[目的] 探究超大型城市地表温度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特征,为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上海市为例,运用2007,2013,2017年夏冬季共6期Landsat系列多光谱及热红外影像数据,解译土地利用类型并反演地表温度,基于900 m×900 m网格分析了夏季和冬季上海市外环内外土地利用类型对地表温度影响特征。[结果] 夏季上海市地表温度空间特征为外环外冷内热,平均温差4.86℃;冬季上海市地表温度空间特征为外环外热内冷,平均温差0.17℃。夏季外环外非渗水地表比例每增加10%可升温1.22℃,外环内升温0.97℃;绿地及水体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外环外绿地比例每增加10%可降温1.01℃,外环内林地比例每增加10%可降温1.06℃;水体比例每增加10%最大降温0.85℃。[结论] 夏季绿地的降温效应在外环内大于水体而在外环外小于水体,水体在不同季节不同圈层降温效应均一稳定,上海市形成冷岛所需水体和绿地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
2021, 41(1):97-102.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4
摘要:[目的] 针对植物护坡效应,探究香根草根系的力学特性及其根土复合体强度特征影响因素,为植物护坡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模型箱模拟红黏土填筑边坡进行香根草种植,利用根系拉拔试验和原状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等室内试验,研究香根草的力学性能及根土复合体强度特征的影响因素。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别得出了香根草根系直径与抗拉性能的关系及不同指标对其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效果。[结果] 试验香根草根系平均抗拉力为19.05 N,平均抗拉强度为20.12 MPa;香根草根系的抗拉力、抗拉强度与根系直径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土中的根重密度RWD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根重密度RWD与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c呈正向强相关关系(R=0.882)。[结论] 随着香根草根系直径增大,其抗拉力增大,抗拉强度降低;根重密度RWD的提升能显著提高香根草-红黏土根土复合体的黏聚力c,但对于摩擦角φ提升效果不明显。
2021, 41(1):103-11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5
摘要:[目的] 探明黔产薏苡仁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为黔产薏苡仁产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地土壤重金属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黔西南薏苡仁及其产地土壤为供试样品,分析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5种重金属元素镉(Cd)、铅(Pb)、锌(Zn)、铜(Cu)、镍(Ni)的含量,运用GIS和单因子污染风险评价等方法,探讨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薏苡仁品质安全的影响。[结果] ①土壤中5种重金属Cd,Pb,Zn,Cu和Ni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35,10.09~34.70,80.39~236.36,22.54~131.42,26.75~137.76 mg/kg,其中,Cd,Cu和Ni的最大值均高于国家现行标准(GB15 618-2018),表明研究区土壤中主要存在一定范围的Cd,Cu和Ni污染风险;综合污染指数为1.94,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②薏苡仁中Cd,Pb,Zn,Cu和Ni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测到~0.027,0.179~1.348,42.615~58.961,10.028~16.244,0.552~5.045 mg/kg,Cd未超标,而Pb,Zn,Cu和Ni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依次为90%,25%,75%和30%;薏苡仁对Pb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结论] 通过同步采集土壤样品和对应的薏苡仁样品,分析结果能更好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薏苡仁品质安全的影响。
高睿瑜,张芷温,李文龙,李明宇,牛勇,张荣华,张光灿,袁利,张春强
2021, 41(1):112-117,12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6
摘要:[目的] 探索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耕地风蚀现状、年度动态及其变化原因,为区域风蚀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2018,2019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耕地风蚀模型计算风蚀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年度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结果] ①2018-2019年,兰考县土地利用以水浇地为主,出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面积为21.40 km2,水浇地动态度为-1.54%,主要变化类型为水浇地转为其他林地,面积7.19 km2。②兰考县耕地风蚀主要为微度,其次为轻度。2018-2019年,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7.04 km2,动态度为-12.13%。③ 2018-2019年,兰考县耕地风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空间位置的变化,因水浇地转出导致侵蚀减少的面积为3.36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城关镇等区域;因水浇地转入造成侵蚀增加的面积为0.98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葡萄架乡等区域。[结论] 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土地利用结构、耕地风蚀特点鲜明,水浇地变化直接影响耕地风蚀。因此,区域应多关注耕地风蚀治理及耕地合理利用。
2021, 41(1):118-124.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7
摘要:[目的] 探究灞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总氮(TN)和总磷(TP)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年径流量的负荷关系,提出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规律,为流域规划治理提供思路。[方法] 以1996年和2017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2001-2017年灞河流域降雨数据为基准,基于GIS技术和AnnAGNPS模型开展现状模拟与情景设计。[结果] ①相比1996年,2017年林地和耕地的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等面积增多;模拟结果显示建设用地产流定额增加,TN负荷定额增加,TP负荷定额增加;林地产流减少,TN负荷减少,TP负荷减少;水域的产流、TN和TP负荷基本无变化。②2017年建设用地TN污染负荷相比1996年(5.24 kg/hm2)增加到16.13 kg/hm2,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灞河流域近20 a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严重性。③径流最大的区域是清峪河、灞河上游、清河以及辋川河这4个子流域。当径流值大于4.00×108 t时,TN和TP污染物负荷处于高负荷状态。④辋川河、库峪、岱峪以及清峪这4个子流域的TP,TN负荷分布占到了灞河整个流域的50.32%,56.09%。[结论] 目前非点源污染是灞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尤其要重视城市非点源污染。
2021, 41(1):125-131,15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8
摘要:[目的] 分析荒漠土壤水分变化特征,为南疆干旱区荒漠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方法] 以Landsat 8数据构建干旱地区荒漠土壤水分建模指示因子,通过优选的26个光谱指数、地表温度(Ts)和地形数据(DEM)为建模因子,分别以偏最小二乘(PLSR)、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3种方法构建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对模型进行验证和对比,选取最优模型反演空台里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结果] ①TVDI,NR,GLI等26个优选的光谱指数中,Ts和DEM与土壤水分均达极显著相关,可作为南疆干旱区荒漠土壤水分遥感建模的指示因子;②对比3种模型,RF模型建模集和预测集的R2分别为0.93,0.91,预测集RPD为3.90,各评价指标均为最高,PLSR模型精度次之,SVM模型精度最低;③以RF模型反演研究区表层土壤水分,在不同土地利用分类中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特别在盐结皮区域的差异尤为突出。[结论] 利用光谱指数、环境因子和地形数据构建的多因子、多指数综合的模型能较高精度地反演干旱区荒漠表层土壤水分,对研究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1, 41(1):132-137.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19
摘要:[目的] 优化既有沙障的结构形式,以发挥最大挡沙功效,揭示铁路沿线斜插板式沙障的风沙流特征和规律,为风沙灾害防治提供相关的设计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欧拉双流体非定常模型对具有不同插板倾角(15°,30°,45°和60°)但孔隙率均为30%的斜插板式沙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 ①随插板倾角逐渐增大,沙障迎风侧减速区范围无明显变化,上方加速区和背风侧涡流区范围逐渐增大,迎风侧气流向下弯曲运动的趋势逐渐增强,背风侧向上运动的气流与水平风向夹角逐渐增大。②不同风速下,4种斜插板式沙障周围风速均呈“U”型分布,对同一风速而言,背风侧涡流区内风速极小值与插板倾角呈负相关。[结论] 随插板倾角逐渐增大,沙障迎风侧积沙量逐渐增多,背风侧整体积沙量逐渐减少但背风侧1 H范围内积沙量逐渐增多,背风侧主要积沙分布范围与沙障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2021, 41(1):138-14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0
摘要:[目的] 基于公平视角量化2011-2018年东北地区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和优先级,为东北地区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理论指引。[方法] 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出发,在对耕地生态补偿行为和标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当量因子和水足迹模型。[结果] ①东北地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在2011-2018年,各省份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②在剔除耕地经营者自身消费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并结合不同地区支付能力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耕地生态补偿标准近几年较之前偏低,2018年的额度分别应为5.73×1010,3.13×1010,1.33×1010元。③考虑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态补偿优先级由高到低分别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应当率先向黑龙江省支付耕地生态补偿。[结论] 在今后进行耕地生态补偿时,要科学合理地测度补偿标准并健全跨区域补偿机制。
2021, 41(1):144-15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1
摘要:[目的] 开展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为流域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乘算模型、空间自相关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06-2018年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主导因子。[结果] ①2006-2018年汾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演变趋势为向上开口抛物线的曲线特征,且由“较不安全”向“临界安全”状态转变。②空间上土地生态安全警度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并经历“下降-提高”的过程。③警度空间自相关由“正相关-负相关-正相关”转变,与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警度时空格局分布基本一致。④影响流域土地生态安全的主导因子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投入与治理力度、土地利用效率。[结论] 未来应优化汾河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环境保护与科研投入力度促进流域的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
2021, 41(1):152-16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2
摘要:[目的] 探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的内在作用机制,旨在寻求以流域为单元的生态农业和城镇的优化配置模式。[方法] 基于土地利用及生态服务价值相关理论与方法,以石马河流域东莞段201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Clue-S模型对2025年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得出2025年区域在生态安全、耕地优先和建设发展3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优化配置结果,分析各情景下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格局。[结果] 在2010-2020年,石马河流域东莞段生态服务价值下降了1.80×107元,主要为耕地、林地、园地转出。2025年在耕地优先、生态安全、建设发展的情境下ESV分别为9.44×107,9.62×107,9.38×107元,除了生态安全之外,其余两个情景较202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都有下滑。[结论] 对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且生态与发展矛盾突出的地区,进行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模拟与分析,有利于增强对区域在不同发展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布局的认识和理解,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宏观的参考。
2021, 41(1):161-16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3
摘要:[目的] 研究在盐分以及干旱胁迫条件下沙蒿种子的萌发能力,为沙蒿的人工培育和栽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沙蒿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0.2%,0.4%,0.6%,0.8%,1.0%,1.2%,1.4%,1.6%,1.8%)和聚乙二醇(PEG)溶液(5%,10%,15%,20%,25%)模拟盐分以及干旱对种子的胁迫条件,测定种子萌发初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结果] 当NaCl浓度≤ 0.6%时,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当溶液浓度高于这一范围时,各项指标则随浓度升高而显著降低;说明NaCl溶液浓度为0.6%是种子正常萌发的适宜浓度界限。当PEG浓度≤ 15%时,沙蒿种子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当PEG浓度高于15%时,种子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则显著降低;说明PEG浓度为15%是种子正常萌发的适宜浓度界限。[结论] 沙蒿种子对轻、中度的盐分及干旱胁迫表现出耐受性,在含盐量较低的土壤以及轻、中度的干旱环境中仍可正常萌发。
2021, 41(1):167-172,18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4
摘要:[目的] 研究粉土颗粒的接触角滞后特性,掌握土壤增湿或脱湿过程中的界面特性,为建立离散元接触模型提供相应的试验基础。[方法] 用躺滴法对土颗粒表面的初始接触角及动态接触角进行测量,用直接观测法对增湿和脱湿条件下土颗粒与孔隙水的接触角进行测量。[结果] 天然粉土的平均初始接触角为41.5°,远大于0,广泛用在具有连续表面固体动态接触角测量的3种方式仅有1种能测出土颗粒表面的动态接触角,且3种土样的后退接触角都大于0。初始接触角的小大对蒸发(脱湿)过程中土颗粒与孔隙水的接触角变化规律影响不大。同一试样,不同土颗粒与孔隙水间的接触角在脱湿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不一致,甚至会出现脱湿过程中接触角由小变大的情况。亲水土与斥水土的增湿模式差异较大,亲水土在增湿过程中先形成液桥再形成包裹土颗粒的液膜,而斥水土则是先在土颗粒表面形成液滴,再由液滴连接成包裹土颗粒的液膜。[结论] 土颗粒的接触角存在明显的接触角滞后现象,土颗粒表面的接触角和土颗粒间的接触角并不一致,实际应用时需要严格区分。
2021, 41(1):173-18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5
摘要:[目的] 评估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同化产品的适用性,为川西高原有关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建设等研究提供土壤水分数据选择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土壤水分值作为参考,评价了中国气象局陆面同化系统CLDAS-V 2.0和全球陆面同化系统GLDAS-Noah土壤水分产品在川西高原的精度,并分析了土壤水分产品对降水过程的反应以及降水对土壤水分产品精度的影响。[结果] ①GLDAS和CLDAS数据均与参考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GLDAS数据与参考值的相关性整体好于CLDAS数据;②2套土壤水分产品在研究区表层和浅层的误差均较小,其中,表层土壤水分的误差大于浅层,GLDAS数据的误差小于CLDAS数据。两套数据都存在对土壤水分的高估,且在无降水情况下对土壤水分的高估比有降水的情况更突出;③2套数据在表层和浅层都表现出与降水一致的变化过程,且土壤水分的变化均滞后于降水量的变化,GLDAS数据对降水变化的反应比CLDAS数据更加灵敏,但CLDAS数据因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而对川西高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异特征表现得更好。[结论] 两套土壤水分产品表层和浅层数据在川西地区的适用性都较好,GLDAS数据质量总体较CLDAS数据更好,但CLDAS数据在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异的表现方面更具优势。
2021, 41(1):182-189,19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6
摘要:[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近20 a的土地利用变化,为该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方法] 基于2000,2010,2020年的GlobeLand 30数据集,通过利用转移矩阵、坡度分布指数、标准差椭圆以及土地利用重心迁移,分析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①哈密市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比较明显。2020年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为:未利用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哈密市虽然面积大但能利用的绿洲面积较小。2020年草地面积为10 226.39 km2,水域面积为295.17 km2。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量中,草地的减少量最大,流失面积为671.48 km2,主要转换成未利用地、林地和少量耕地;建设用地增量最大,面积高达405.60 km2。2000-2020年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和耕地面积呈增长趋势;未利用地和水域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面积的减少量很小,基本保持稳定。②2000-2020年草地在5个坡度梯度上分布比较均匀;而耕地和建设用地基本分布在Ⅰ级和Ⅱ级坡度梯度,耕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显优势分布;林地在Ⅰ级坡度梯度上面积最大;未利用地分布面积随着坡度梯度的增加而减少。③201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与2000-2010时段的变化相比方向性较明显,范围更广,重心向西北方向迁移。[结论] 2000-2020年哈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有着明显的时空特征,坡度对各地类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
2021, 41(1):190-19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7
摘要:[目的] 针对西北干旱区煤矸石山边坡植被重建初期,探究不同建植年限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为乌海市矿区生态重建的中、后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乌海市矿区美方煤矸石山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方调查取样的方法,对比分析了矸石山植被重建初期的植物生长状况与群落稳定性。[结果] ①研究区植被重建过程中,物种数量明显增加。自然侵入植物种在重建2 a时仅有4种,建植3 a增加至6种,建植4 a已增加至7种。不同植被重建年限群落中白茎盐生草(Halogeton arachnoideus)均处于优势地位,表明群落正在进行正向演替过程。②随重建年限从2 a增加至4 a,植被平均盖度、地上生物量、群落丰富度指数均增加了1.5倍左右,表明群落结构逐步稳定。③煤矸石山,在植被重建2~4 a时,群落正处于演替初期,群落相似性系数逐年降低,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但仍处于不稳定状态。[结论] 在矸石山后续的恢复中,在种植矿区典型复垦植物种,例如豆科、禾本科、菊科等植物时,应适当促进适应当地条件的本地物种自然定植,并且通过种植演替后期的本土植物种类在煤矸石山保留当地基因库。
2021, 41(1):197-20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8
摘要:[目的] 明确不同林分类型整体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性,为赣南丘陵区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赣南丘陵区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境内两种主要天然林(楠木和毛竹),以及两种典型人工经济果林地(脐橙和茶)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浸法和双环法对林分的枯落物层与土壤层的持水性进行测定,同时利用熵权法对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相关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①4种林分枯落物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范围分别为9.19~16.70,13.43~31.02,6.99~14.08 t/hm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有效持水量和最大持水量均值范围分别为5.80~10.05%,57.98~100.50,447.76~580.17 t/hm2,均为楠木林最大,茶林最小。②4种林地土壤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变化趋势相一致,排列顺序为:毛竹林>楠木林>茶林>脐橙林。③在4种林分水源涵养能力综合评分中,两种天然林要高于两种经济果林。④土壤稳渗速率是影响林分整体水源涵养能力最显著的指标,其次为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而土壤容重的影响最低。[结论] 赣南丘陵区两种天然林水源涵养能力高于两种经济果林,而该区域人工经济果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大幅度降低将进一步导致土地退化,加速水土流失,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风险隐患之一。
2021, 41(1):206-21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29
摘要:[目的] 研究建筑垃圾骨料对环境的影响,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用于“海绵城市”储水结构体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室内大型压缩固结试验,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不同配比、不同含水率的颗粒破碎、压缩变形及储水率变化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浸出毒性试验对建筑垃圾骨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 再生骨料在压缩过程中具有破碎趋势,且废砖骨料破碎程度大于废混凝土骨料;随着废砖骨料比例的增加,颗粒破碎程度越大,压缩变形也愈大;骨料含水率对颗粒破碎影响机制不尽相同,当含水率从3%增加到12%时,颗粒破碎率从121.73%上升至132.64%,而含水率从12%上升至15%时,颗粒破碎率从132.64%下降至127.6%,在“最优含水率”(11.56%)附近取得极大值,且含水率通过影响颗粒破碎来影响再生骨料的压缩变形,颗粒破碎变化趋势与重型击实试验曲线具有一致性。可通过“最优含水率”指导储水结构体含水率的控制,减少颗粒破碎,提高结构体储水能力和承载能力。不同地区的建筑垃圾骨料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在应用中应避免已污染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结论]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用于海绵城市储水结构体的建设,但需对建筑垃圾的来源进行区分,确保材料对环境无污染。
2021, 41(1):212-21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0
摘要:[目的] 探讨银川市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为都市圈的建设、规划以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银川市绕城高速内的城区为研究区,综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富水性、土壤类型、包气带岩性和水力传导系数等6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因子权重,建立适合银川市当地的地下水防污性能DRASTIC评价模型,对银川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分区评价。[结果] ①银川市地下水防污性能整体表现为中等-弱,防污性能弱区位于西夏区一带,防污性能强区位于金凤区的北部地区;②防污性评分与NO-3的污染特征存在一致性。[结论]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预防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金凤区北部阅海湖区域可作为今后城市扩建的首选区域。
2021, 41(1):219-22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1
摘要:[目的] 分析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以期为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基于DEM数据在ArcGIS内进行子流域自动提取,结合遥感影像进行人工交互解译、修正以确定子流域;以划分的子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定性与定量赋分并计算综合得分,依据综合得分确定流域水土保持分区及其主导功能;根据确定的水土保持分区主导功能进行“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配置。[结果] 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共划分9个子流域,确定4个水土保持分区;在各水土保持分区分别构建以生态安全型、生态景观型、生态经济型和生态清洁型为主的“四型”小流域治理模式。[结论] 子流域可作为牛栏江流域上游保护区“四型”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配置的基本单元,水土保持主导功能可作为“四型”小流域模式配置的依据,提供因型施策、精准至区的水土流失科学治理模式。
2021, 41(1):227-23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2
摘要:[目的] 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状况,为保障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某大型再开发利用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02个点位的表层(0-0.5 m)和下层(1.5-2.0 m)土壤样品,测定10种重金属(As,Be,Cu,Pb,Ni,TI,Zn,Cd,Cr和Hg)浓度,采用地累积指数、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生态风险评价,并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揭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情况。[结果] ①测试土壤中重金属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二类用地风险筛选值,但6.9%,24.5%,25.5%,37.3%和63.7%的采样点土壤中As,Cu,Pb,Zn和Hg浓度超过土壤元素背景值,存在不同程度的累积现象。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整体处于尚清洁到轻度污染状态,分别有11.8%和3.84%的表层区域与2.64%和0.63%的下层区域土壤呈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状态。②表层土壤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89.91,处于中等风险水平,Hg为研究区域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③土壤中Ni,Cr,Be和TI浓度主要受成土母质风化作用的自然源控制,Pb,Zn,Cu,As和Hg主要受交通运输源和历史农业活动源的影响,其中自然源对表层土壤中的As和下层土壤中Cu也有相当比例的贡献,而表层土壤中Hg更多受到除交通运输源以外的其他人类活动源影响。[结论] 后续土地利用过程应注重Hg的生态风险管控,并提高对外来交通源引起的重金属累积效应的关注。
2021, 41(1):237-244,25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3
摘要:[目的] 探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空间“三生”功能之间的协调关系,为区域的协调发展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2009-2018年广西“三生”功能利用程度,并应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三者之间的变化特征及耦合协调关系。[结果] ①2009-2018年广西“三生”功能得分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活功能变化最大且各地级市上升幅度不尽相同。②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耦合性指数缓慢增长,协调发展度分值分布不均,各地级市协调等级上升跨度不同。③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耦合协调性空间分布呈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结论] 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均有较大提升,各地级市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空间分异呈“东北、西南高,西北、东南低”的特征,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存在一定联系;广西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良性互动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明显呈西部向东部地区逐渐升高特征,各地级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现象显著。
2021, 41(1):245-251.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4
摘要:[目的] 以中老缅(中国-老挝-缅甸)3国接壤地带为例,通过对其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的评估,为该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风险的降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趋势与状态指数等模型,对其2005-2017年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进行测度。[结果] ①研究区以林地、耕地为主导,土地利用组合的一致性较强,但作为多国接壤地带,该区土地利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②随时间演进,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及变化幅度均发生了显著的时空及地类分异,其中林地扩张显著,耕地大幅减少而草地及水体的面积变化相对平稳,后6 a的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整体高于前6 a;③12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整体呈不平衡状态,各地类间的变化趋势与状态差异较为显著。随时间演进,受林地外延扩张态势减弱等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稳定性有所增强,但各地类间的变化趋势与状态差异略显增加;④2005-2017年,研究区生态状况整体改善,且国别与空间分异有所减小,12 a间,老挝段生态状况整体较优,缅甸段次之,而中国段的生态状况相对较差,生态综合功能高值区与3国交界处间的距离整体减小。[结论] 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演变过程及生态状况存在一定的国别分异及阶段性变动特征,中老缅3国对其接壤地带生态本底功能的修复与提升工作正不断增强。
2021, 41(1):252-259,28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5
摘要:[目的] 计算中国大陆海岸带地区的生态足迹并分析其驱动因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三维生态足迹扩展模型,计算中国大陆海岸带地区2008-2017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足迹深度,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析中国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2008-2017年中国海岸带地区总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大,从组分贡献率来看,化石燃料用地人均生态足迹最大;②2008-2017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幅不大,在各省市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始终最大,上海市人均生态承载力始终最小;③足迹深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且深度值均大于1,消耗自然资本存量,生态赤字加剧。从空间上看,中北部省市的人均足迹深度普遍较大,南部的广西、广东、福建3省足迹深度则相对较低;④经济发展、城市规模、环境污染和区际交流是导致生态足迹和足迹深度增加的驱动因素;生态建设和科学技术提高对缓解生态足迹和足迹深度加大有着积极作用。[结论] 未来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改变消费方式,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提高科技水平来实现中国海岸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021, 41(1):260-26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6
摘要:[目的]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构建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为优化县域国土开发格局以及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双评价工作指南,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脆弱性角度对江西省瑞金市进行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从而识别生态源地,结合瑞金市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阻力因子建立阻力面,利用最小累计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综合构建瑞金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 通过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识别的瑞金市生态源地面积为1 562.296 km2,占研究区面积的64%,通过乡行政界限修正提取出13个生态结点,以此为基础识别廊道21条,廊道总长度共计875.94 km,综合构建呈“一网三区”的瑞金市生态安全格局。[结论] 通过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构建的瑞金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政策规划需求,可为瑞金市及类似城市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的参考方法。
2021, 41(1):267-275.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7
摘要:[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性的时空特征,更好地促进城市化可持续发展进程。[方法] 采用熵值法评价广西14个地级市2009-2018年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基于耦合模型分析其时空分异格局。[结果] ①2009-2018年广西各地级市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经历了磨合阶段-颉颃阶段-高水平耦合阶段的演变过程,整体耦合协调性不断优化;②各地级市相对发展度多处于同步状态和滞后状态,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③耦合协调类型多处于Ⅳ,Ⅴ,Ⅶ和Ⅷ类,整体耦合协调水平良好。[结论] ①从时间尺度上看,广西各地级市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由颉颃阶段逐渐转入磨合阶段,相对发展关系趋向于滞后发展。②从空间尺度上看,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的特征,地域分异明显,桂东地区较桂西地区耦合协调水平高,桂中地区稳定发展。各地级市之间应加强协作,高水平协调城市带动低水平耦合发展城市,促进城市化进程可持续化发展。
2021, 41(1):276-283.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8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7年焉耆盆地平原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地下水总溶解固体物TDS之间的关系,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GIS软件对焉耆盆地平原区2005,2014,2017年的Landsat-TM/ETM和Landsat 8的CNLUCC数据进行重分类,将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镇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6大类;通过对232组地下水水样的采集和分析,借助地统计和叠加分析模块研究焉耆盆地的TDS时空分区特征。[结果] 焉耆盆地平原区以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0%以上;2014年耕地TDS均值的含量最高为708.6 mg/L,林地TDS均值的含量最低为680.4 mg/L;2017年城镇建设用地TDS均值的含量最高为521.6 mg/L,未利用土地TDS均值的含量最低为477.4 mg/L。[结论] 2017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TDS均值含量都低于2014年,是源于水域面积增加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增加、耕地扩张的速度减缓及地下水径流积极循环带的淡化作用。
2021, 41(1):284-289.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39
摘要:[目的] 分析陕北矿区饮用水源地尤家峁水库的水质变化特征和驱动因素,为中国同类地区饮用水的保护和处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于2013-2019年对榆林市饮用水源地尤家峁水库水质进行连续监测,获取了20项水质指标数据,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PCA-熵值结合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①浑浊度、色度、锰含量是影响尤家峁水库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次之。水质净化的首要任务是除锰。②尤家峁水库2014年水质最差,2015,2016年水质较好;年内冬季水质最好,夏季最差,与降水量、气温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③ PCA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水质主要驱动因子识别方法,与PCA-熵值结合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锰污染是尤家峁水库水质恶化的主导因素,夏季锰浓度明显升高,应相应调整水处理工艺或增大药剂投加量,以满足民生饮水安全。
2021, 41(1):290-299,32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0
摘要:[目的] 探究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为优化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莫兰指数分析中越边境带广西段198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其驱动力。[结果] ①1980-2000年和2000-2018年两个时段中越边境带广西段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43%,4.50%。2000年以前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为平缓,之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加快。②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均发生相互转移行为。1980-2000年、2000-2018年参与土地转移面积分别为4 775.92,46 730.06 hm2;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其中建设用地新增面积9 134.47 hm2,90%来源于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的面积。③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显著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但局部空间集聚效应发生变化和迁移。④边境贸易是加速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与人口、经济和政策等因素共同影响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土地利用变化。[结论] 中越边境带广西段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随着边境开放开发速度加快,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加速。
2021, 41(1):300-30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1
摘要:[目的] 分析赣江上游稀土矿区典型流域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水质污染状况和成因,为该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2014-2017年赣江上游桃江流域10个监测断面的6项水质指标,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水污染指数法、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该流域水质污染现状及其成因。[结果] ①桃江流域各监测断面不同水文时期的污染状况均存在差异,以氨氮含量的时空差异最为明显。②水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水质类别为Ⅱ类和Ⅲ类所占比例分别为55%和29%,龙头滩断面的水质状况最差,以劣Ⅴ类为主。[结论] 水质污染成因解析揭示出氨氮为桃江流域最主要的污染物,降雨对流域内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活动和以稀土采选为主的工业活动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人为活动。
2021, 41(1):309-316,33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2
摘要:[目的] 阐释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海岸线的影响,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在进行海岸线规划提供土地利用方面的数据支撑。[方法] 提取莱州湾近岸1987-2017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以及海岸线空间分布,计算土地利用程度指数,随后利用DSAS计算相邻时相海岸线各段的变化速率,通过Arc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工具,得到影响各个时相海岸线变化速率和海岸线长度的信息。[结果] ① 1987-2017年,水产养殖用地、盐场用地以及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加;内陆水体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裸地呈减少趋势;草地和耕地则先增加后减少;林地变化不明显。②土地利用程度逐渐变强,土地利用程度强等级由零散点分布变为集中面状分布。③土地利用以围填海的形式影响海岸线的变化速率。莱州湾内部的围海和人工填海使得岸线向海推进。黄河泥沙淤积填海使得黄河三角洲处的岸线向海推进,而该处岸线的背海移动则主要受到海水影响。[结论] 莱州湾沿岸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程度逐年变强。土地利用以围填海的形式影响海岸线的变化速率,使得海岸线既有向海推进又有背海移动。裸地和水产养殖用地为1987-2005年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主导因素,建设用地和裸地为2005-2017年影响海岸线长度的主导因素。
2021, 41(1):317-32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3
摘要:[目的] 探究哈尔滨市中观尺度上城乡空间各类生态要素的衔接模式与生态廊道布局的细节优化措施,旨在实现城市内部与乡村的生态系统联动,提升区域生态效益,为相关生态规划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及GIS技术,以生态阻力值较大的重要河流廊道为边界,根据城市发展动向,裁切出哈尔滨市城乡空间在中观尺度上的研究范围。通过分析哈尔滨市199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得出各类生态要素在时空尺度上的耦合模式演变,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优化提供方向。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对研究区域生态要素的核心区、桥接区及岛状斑块等进行识别与评价,根据dPC指数提取出重要生态源地,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得出潜在生态廊道,通过科学计算对连通性较弱的区域进行规划补充,归纳廊道缓冲区宽度、核密度及生态断裂点,并结合生态耦合机制的时空变化对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细节优化。[结果] 通过各类生态要素在中观尺度上的耦合模式变化,确定了哈尔滨市城乡生态源地及廊道细节优化策略,形成稳定可持续的生态安全格局,归纳总结了因地制宜的优化建设措施。[结论] 哈尔滨市共计15处核心区为原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为42条,一般生态廊道为63条,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域北部。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补充了11处生态源地和220条潜在规划生态廊道,廊道适宜建设宽度为60 m。
2021, 41(1):327-336.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21.01.044
摘要:[目的] 研究贵州省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程度,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01-2018年MODIS13 A1影像,结合气象数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贵州省18年间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结果] ①2001-2018年贵州省NDVI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0.005 3/a,空间上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的52.80%和16.80%。②2001-2018年贵州省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NDVI与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关系,且NDVI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③月尺度上NDVI对气温的响应不存在滞后性,对降水响应存在一个月滞后性;NDVI与气候月尺度相关性高于年尺度。④人类活动对贵州省植被覆盖作用日益增强,对NDVI贡献度为72.30%。[结论] 人类活动对NDVI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贵州省植被变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