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兵 , 王克勤 , 李秋芳 , 刘培静 , 王萍 , 牛红玉
2013(1):1-7.
摘要:为探讨植草带对红壤坡耕地面源污染输出的削减效果,以植草带和裸露红壤坡面作对照,根据野外观测数据拟定降雨强度和N,P等面源污染物浓度,室内模拟产流产沙及N,P输出过程。结果表明,雨强越小,植草带的减流和减沙效果越明显;在同一雨强条件下,植草带的减沙效果比减流效果明显。与裸地比较,植草带对全N的削减率随雨强和全N输入量增大而逐渐减小;在20mm/h和35mm/h雨强条件下,植草带对全P的削减率随着全P输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全P输入浓度条件下削减率随雨强增大而逐渐减小;在50mm/h雨强条件下,植草带径流中全N输出量大于裸地对照。
2013(1):8-11.
摘要: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分析和认识土壤侵蚀规律十分重要。根据长江上游7个省市的704个站点1981—2010年30a的逐日降雨量资料计算了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R值,多年平均半月降雨侵蚀力及其占年降雨侵蚀力的比例,并分析了长江上游水蚀区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上游水蚀区的降雨侵蚀力R值范围为273~11 394MJ.mm/(hm2·h·a);受地形的影响R值的空间分布有3个高值区,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贵州省毕节地区和湖北省宜昌市附近;建立了多年平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R值的关系,相关系数R2达到0.80;研究区降雨侵蚀力的年内分布集中度较大,均值为69%,主要集中在5—10月。
2013(1):12-17.
摘要:利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趋势检验和累计平均滤波器及Mann—Kendall突变点检验,对嘉陵江流域北碚、亭子口、武都和武胜4个水文站1960—2009年的年径流数据分析得出,4个水文站年径流量均存在显著的减少趋势,且均于1991年前后存在突变点。对流域4个水文站的基准期与措施期建立降雨—径流双累积曲线方程,分析计算得出20世纪90年代人类活动和降雨对径流减少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只有武都站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稍高。
蒋荣 , 张兴奇 , 张科利 , 杨勇 , 杨光檄 , 顾再柯
2013(1):18-22.
摘要:为了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合理配置,因地制宜治理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通过径流小区观测法,对贵州喀斯特地区不同林草植被的减流减沙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观测试验期间(2008—2010年),大部分林草植被类型都经历了明显的变化过程:完全不具减流减沙作用—部分具有减流减沙作用—减流减沙作用。至2010年各林草植被的减流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减流率为52.5%~64.3%)>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黑麦草>墨西哥柏>白三叶>杨树;减沙作用的大小顺序为:经济林(平均减沙率达99.3%)>黑麦草>杨树与墨西哥柏混交林>墨西哥柏>杨树>白三叶。林草植被配置方式对产流产沙量也有很大影响,因此采取林草措施应同时考虑林草类型和配置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史晓亮 , 李颖 , 赵凯 , 章光新 , 张丹 , 朱红雷
2013(1):23-28.
摘要: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水文效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正确认识大兴安岭森林采伐对水文过程的影响,以诺敏河流域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结合地形图和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1954—2005年诺敏河流域5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GIS空间分析模块下分析诺敏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诺敏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和草地分别减少1 940.1km2和748.99km2,与林草地的大面积减少相对应,耕地面积增加2 741.7km2。自1998年实施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林地采伐和耕地开垦速率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影响年径流量,林地大规模减少、耕地明显增加的后期土地利用较前期径流量有所增加,且随着降雨的增多,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效应随之增强。同一降雨条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在生长季具有明显差异。
2013(1):29-33,156.
摘要:震后环境下单沟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相互演化规律是泥石流工程防治的关键问题。以茂县牟托沟泥石流为例,探讨了牟托沟泥石流物源补给和微地貌在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相互演化过程中的重要性。首先分析了牟托沟地形地貌特点;其次利用容重分析了牟托沟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相互演化特征;最后采用一次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的形态调查法和阶梯—深潭微地貌效应分析方法分析了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相互演化机理。研究表明:(1)牟托沟泥石流起动模式为冲蚀→冲沟→堵塞→溃决→泥石流的模式;(2)在弃渣和崩坡积物的影响下牟托沟易形成阶梯—深潭微地貌;(3)高含沙水流与泥石流的相互演化和一次泥石流固体物质总量关系密切。
2013(1):34-38,43.
摘要: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农业和畜牧业交错地带,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选取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为研究区,以1990,2000和2010年3期TM/ETM+影像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了靖边县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1990—2010年,靖边县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增加态势,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为减少态势。(2)1990—2010年,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于2000年之后,其中尤以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为特点。(3)1990—2000年,靖边县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数量较大,且共同向建设用地转变。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北部风沙滩区。(4)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油气等资源的开采是靖边县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实施,是耕地、林地、草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2013(1):39-43.
摘要:为明确河溪生境因子对河岸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程度,在北京市郊区选取3条典型河溪中的50个河段,进行不同河岸土地利用方式下生境指标的差异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经过因子旋转,最终确定4个综合生境因子来反映不同河岸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溪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通过PLOT过程在二维平面上用散点图表示。结果表明,研究区旅游用地对河溪中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磷酸盐浓度有突出影响;公路也能促进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增加以及磷酸盐浓度的增大,但影响不及旅游用地;居民用地对氨氮浓度的影响最大,农地对浮游植物多样性及pH值和溶解氧含量影响最大。维持合理的河岸土地利用方式,是促进北京郊区河溪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途径。
2013(1):44-48,52.
摘要:通过室内培养实验来评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土壤枯落物层、不同深度土壤层及DOC淋失后的土壤呼吸的影响。采集安塞纸坊沟31a刺槐林土样及林下混合枯落物,通过碱液吸收法测定100%,20%和2%含水量条件下3个深度土样(20,40和60cm);去除DOC土样(仅100%含水量条件下);3种处理枯落物混合土样(林下混合枯落物、刺槐枯落物和草本类枯落物)培养过程中CO2的累计释放量。结果表明,100%和20%含水量条件下各深度土壤CO2释放量为20cm土样>60cm土样>40cm土样;20cm土样去除DOC后CO2释放量明显减少,40cm明显增加,60cm没有明显变化;混合枯落物土样在100%含水量条件下CO2释放量最高;20%和2%含水量条件下刺槐枯落物CO2释放量明显大于草类,而100%含水量条件下草类枯落物略大于刺槐枯落物。研究证明土壤含水量对SOC组分含量和枯落物种类不同的土壤层呼吸强度存在差异性影响,强降水对DOC的淋失可造成表层土壤呼吸的减弱。
田月亮 , 张金池 , 李海东 , 庄加尧 , 叶立新 , 刘胜龙
2013(1):53-57,61.
摘要:以浙江省凤阳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及土壤含水量等,研究了中亚热带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海拔影响。结果表明,在0—60cm土层中,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逐渐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逐渐减小。在海拔300~1 355m高程范围随着海拔升高土壤容重平均值逐渐减小,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土壤贮水量平均值均增大;土壤排水能力平均值为:海拔900m>海拔600m>海拔1 355m>海拔300m。同一海拔4种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平均值:人工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人工柳杉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土壤贮水量平均值均表现为人工柳杉林优于其他3种林分类型;土壤排水能力平均值表现为:常绿阔叶混交林>人工杉木林>人工柳杉林>针阔混交林。综合分析,同一海拔常绿阔叶林水源涵养及保持水土能力要高于人工柳杉林。
岳学文 , 彭辉 , 钱坤建 , 李纪潮 , 潘志贤 , 方海东 , 闫帮国 , 纪中华
2013(1):58-61.
摘要:研究了干热河谷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罗望子人工林内0—10,10—20,2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地中,1~0.5,0.5~0.25mm这2个径级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最高,10~5mm团聚体有机碳最低。不同种植方式的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差异较大,其中以罗望子+乡土草本,罗望子+百喜草2种种植方式的团聚体有机碳最高,罗望子+余甘子混交林内最低,但罗望子+乡土草本方式的团聚体有机碳高于罗望子+百喜草方式。光板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在3个土层的差异较小。
汪明勇 , 郭小平 , 张平 , 王玮璐 , 苏昭辉 , 张劲松
2013(1):62-67,73.
摘要:以矿化垃圾施用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5种重金属元素Cd,Hg,As,Cr,Pb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价,同时还对不同深度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及污染程度进行了讨论。不同矿化垃圾添加量下0—90cm土层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矿化垃圾添加量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加重的趋势,25%与50%矿化垃圾添加量的土壤污染程度达到中等程度,100%矿化垃圾添加量的土壤达到重度污染程度。矿化垃圾对土壤造成的污染主要集中在0—50cm土壤层内,对垂直方向50cm以下土壤影响较小。Hg是矿化垃圾施用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土壤剖面垂直方向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Cd,Hg,As,Cr,Pb具有从土壤表层向下层递减的趋势。重金属元素Hg和Cr含量具有土壤表层富集的特征。矿化垃圾大量的施用可能会导致Hg和Cr土壤污染,但不会导致Cd,As,Pb在土层中累积与垂直迁移。
2013(1):68-73.
摘要:以重庆市缙云山3种典型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土壤的物理、化学和养分特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容重均较高,其中竹林群落土壤容重相对较高;土壤总孔隙度均比较低,孔隙性一般;土壤质地中砂粒含量比粉粒和黏粒高;土壤均呈强酸性,说明该地区土壤酸化比较严重。(2)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较低,在土壤有机质积累方面,针阔混交林相对较好,而竹林群落相对较差;在土壤养分含量中,全氮含量一般,全磷和全钾含量较低;土壤速效养分均比较低。(3)针阔混交林的保育土壤功能最好,竹林最差;针阔混交林水源林的土壤生态功能最好,常绿阔叶型水源林次之,竹林总体相对较差。
2013(1):77-80.
摘要:干沟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境内,是一条典型的冰碛补给型泥石流沟,其物源补给具有复合过程的特点。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2005年干沟泥石流为例,对该次泥石流过程的物源补给特征及过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干沟泥石流的物源补给过程可分为"启动型物源"和"维持型物源"2种类型,对这2种类型的物源补给方式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可为认识冰碛补给型泥石流的形成机理、物源补给过程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013(1):81-86,91.
摘要:为明确草本植物根系对土壤水分性质的影响,以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Lin.)Nash〕、百喜草(Paspalum natat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用WinRHIZO(Pro.2004C)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进行扫描,用SPSS 18.0对根系、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土壤持水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的根长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分布规律可用指数函数来描述;香根草和紫花苜蓿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百喜草和狗牙根的根系则集中在0—1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的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贮水能力和饱和持水量逐渐减小,土壤容重则逐渐增大;根系主要是通过0.5mm<L(根系直径)≤1mm和1mm<L≤2mm径级来实现对土壤水分性能的改良。
2013(1):87-91.
摘要:利用开顶箱薰气室(open-top chamber),设置正常大气CO2浓度和高CO2浓度(700μmol/mol)2个水平和不施氮(NN,0g/m2)、常氮(MN,5g/m2)和高氮(HN,15g/m2)3个氮素水平,研究CO2浓度升高对三江平原草甸小叶章碳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小叶章植株总固碳量增加,不同氮水平下小叶章总固碳量分别增加19.3%(NN),24.4%(MN)和24.6%(HN),且根固定碳量占植株总体碳库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O2浓度升高降低了小叶章各器官氮含量,其中叶、茎氮含量以抽穗期降幅最大(14.4%和19.5%),根氮含量以腊熟期降幅最大(17.4%)。小叶章各器官N含量的降低是由于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植株生长加快引起的稀释效应所致。
2013(1):92-96.
摘要:针对王家岭煤矿风井场地边坡稳定性问题,调查分析了该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在用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Sarma法)和有限元法对整个场地典型边坡剖面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并给出了安全稳定系数。结果表明,二者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所用方法的合理性。对类似工程问题的评价、治理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013(1):97-102.
摘要:借助"3S"技术、景观分析软件及统计分析手段,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北部风沙区1989—2007年的城镇化进程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城镇化水平在1985—1990年迅速增长,变化速率在54%~73.4%;1990年后,城镇化水平减缓,由之前平均每年增长3.88%到平均每年减小0.53%。城镇化过程中景观格局变化表现出多样性、均匀度、分离度、破碎度减小,集聚度增大的趋势。典型风沙区盐池县城镇化水平在过去的20a多中呈阶段性发展,景观格局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镇化对生态环境建设有促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在经济发展和正确的政策引导下,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特色的城镇化稳步发展。
2013(1):103-105.
摘要:以黄土滑坡滑带土孔隙微观结构为研究对象,并辅以定量化分析手段,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滑坡滑带土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与动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滑带黄土的微观结构参数随着动荷载的增加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其中孔隙数量、孔隙面积、孔隙形态比以及孔隙分形维数与动应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
2013(1):106-110.
摘要:在陕西省临渭区共化验分析土样4 108个,测定了土样的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采用域法识别特异值并进行最优克里格插值,得到临渭区耕地养分含量基本情况。根据临渭区2007—2008年的小麦、玉米和棉花的田间肥效试验资料,制定出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结果表明,该区土壤碱解氮含量基本可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仅有0.09%耕地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要,0.86%不能满足玉米和棉花的生长需要,但整体水平仍较低;有效磷含量水平低,尤其是下吉镇中部、官道乡东部、孝义镇北部、丰原镇西北部和东南部及阳郭镇西部;速效钾含量对小麦、玉米不存在缺乏问题;对棉花来说,阳郭镇的西部和北部稍显不足。该区土壤氮磷比值平均为4:1,比例严重失调。因此,对临渭区的耕地应做到合理增施氮肥、磷肥,以产定磷,以磷定氮,保证作物的良好生长。
2013(1):111-114.
摘要:针对川中丘陵区成渝铁路的典型岩石边坡,以临近自然边坡和农田边坡为对照,研究了3种典型边坡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个季节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在不同类型边坡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且各具特点。3种边坡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均表现出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铁路边坡和农田边坡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1月最低,4月最高;自然边坡土壤脲酶活性则表现为7月最低,10月最高。铁路边坡和自然边坡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1月最低,4月和10月较高;农田边坡土壤蔗糖酶活性1月,4月和7月无明显变化,在10月出现显著上升。
2013(1):115-119.
摘要:黄土高原坡面的侵蚀主要发生在降雨集中的6—9月,坡面会遭到严重破坏,更甚者造成滑坡。建立了黄土裸坡的室内模型并模拟人工降雨,通过综合监测来观察降雨过程中坡面形态的变化并分析降水入渗对黄土滑坡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降水入渗速率由快到慢;径流量/入渗量的值随时间先增长,再减小,最后稳定;坡顶的降水入渗速率始终大于坡面;(2)坡顶首先产生贯通的拉裂缝,然后坡体内部产生局部微小竖向裂缝,位移方向为坡顶下方竖直向下,坡面下方略大于45°;(3)坡面侵蚀经历了"片蚀—沟蚀—沟间坡面面蚀向深切和侧蚀发展"的过程,最终沟岸发生崩塌,坡面因受侵蚀呈整体下降趋势;(4)坡面崩滑从坡趾处自下而上发展。
辛存林 , 杨国林 , 赵志鹏 , 孙现辉 , 马维云 , 李鸿儒
2013(1):120-123.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分析实验数据,用数理统计法对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研究区黄土崩塌地质灾害的成因的分析,揭示了该区黄土崩塌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力学性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结果表明,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灾害以中、小型为主,崩落范围为5~15m;黄土崩塌的坡高集中在15~40m,坡度集中在58°~90°;潜在黄土崩塌的坡高集中在10~38m,坡度集中在48°~90°。结果认为天水市北山黄土崩塌的促发因素为降水、泉水、地震和人类活动,提出了黄土崩塌灾害的防治原则及其适宜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治理该区黄土崩塌灾害提供理参考。
2013(1):124-128,138.
摘要:在传统的环境宜居性因子的基础上引入灾害因子,综合评价了岷江上游6个县市及5个自然流域的生态环境的宜居性。对当前的岷江上游的居民点布局作了简要的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属于宜居性Ⅳ、宜居性Ⅴ的地区分别占12.66%和8.07%,宜居性Ⅱ、宜居性Ⅰ的地区则分别占33.78%和21.23%。6个县市中都江堰市的总体生态环境宜居性最好,属于宜居性Ⅲ、宜居性Ⅳ、宜居性Ⅴ的地区占该县总面积的65.87%,茂县的整体环境宜居性最差,其中宜居性Ⅱ、宜居性Ⅰ的地区占该县总面积的84.06%。寿溪流域在岷江上游流域5个小流域中宜居性最好,杂谷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宜居性最差。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宜居性总体上比较差,居民点布局不合理,因此应加强不适宜人居住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
2013(1):129-133,145.
摘要: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对汉江上游193BC—2000AD近2 200a干旱灾害的等级、发生频率、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江上游在193BC—2000AD,共发生旱灾431次,平均每5.09a发生1次。其中,干旱灾害以中度旱灾为主,占旱灾总数的42.5%;其次是轻度旱灾,占旱灾总数的35.0%;特大旱灾和大旱灾发生的频率较低,各占旱灾总数的12.3%和10.2%。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并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在波动中有上升的趋势,清代后期到现代,是汉江上游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气侯变化、降水、地形以及人为因素是导致汉江上游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
2013(1):134-138.
摘要:以198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6大类景观类型。基于ArcGIS分析模块,分析了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使用景观软件Fragstats分别从景观级别和景观类型级别上计算了相应的景观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25a间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水体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大量的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同时较多草地开垦为耕地,但小于耕地向其转化的量。而建设用地属于转入型用地,转出量几乎为0。(2)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的蔓延度、优势度指数减少,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3)耕地是关天经济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正在向规模化扩张。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及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及依据。
闫俊杰 , 乔木 , 田长彦 , 周生斌 , 卢磊 , 宋鹏
2013(1):139-145.
摘要:利用1977,1990和2006年的3期遥感影像,将GIS及景观生态学的分析方法相结合,对新疆阜康地区1977—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草地、水域、盐碱和未利用土地逐步减少,且有明显加快的趋势;耕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和盐碱地,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2)在类型水平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连通性增强,优势度增加;林地、水域和盐碱地斑块趋于均匀而分离,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草地形状趋于规则,破碎度增加,但连通性变化不大;沙地几乎没有变化。在景观水平上,景观整体异质性增强,表现出多样化和均匀化的发展趋势。(3)驱动力分析表明,气温对水域,降水对草地影响较大,但人为因素是主要驱动因素,其中人口增加是直接动力,政策环境的改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
2013(1):146-151.
摘要:根据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小波分析和ENSO事件的发生与变化,研究了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趋势,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对该区气温、降水量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年来青海湖周边地区的年降水量呈波动上升趋势,西部最显著,年降水量以8.73mm/10a的速率增加。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接近或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88—2010年多年平均气温比1961—1987年增加更显著。小波分析显示,青海湖周边地区降水变化周期约为3,7和17a,气温变化的周期约为3,7和29a。不同研究区域的降水量和气温变化与ENSO事件相关性不同。研究数据表明,青海湖周边地区厄尔尼诺年发生涝灾多于旱灾,而拉尼娜年多发生旱灾。1961—2009年青海湖水位总体趋势在下降,2005年后出现回升,流域降水量对湖水位的年变化有显著影响。
2013(1):152-156.
摘要:中国北方辽阔的沙漠为开发沙漠生态旅游提供了广阔的资源基础。同时,沙漠旅游区的建立能够形成良好的沙漠生态安全保障。探讨了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方面对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根据主要类型沙漠旅游景区(点)统计,分析了沙漠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沙漠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化策略,并对旅游线路进行了设计。今后应该进行沙漠生态旅游功能的深度研究,注重沙漠生态旅游产品的品质开发与管理,使中国沙漠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013(1):157-161.
摘要:依据2001—2010年农作物产量、耕地面积及农业投入等数据,对山东省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州市2001—2010年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总量呈增加的趋势,且2004年以来增加的趋势较明显;小麦、玉米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碳吸收量明显高于其他农作物,棉花作为主要经济作物,吸收量不高;2001—2010年,由于德州市发展生态、高效、优质农作物,碳排放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不同县市由于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特色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碳排放;在这3种途径的碳排放过程中,化肥施用过程中碳排放所占的比例较大,且呈减少的趋势;2001—2010年德州市碳吸收量为6.35×107 t,碳排放总量为4.53×106 t,碳吸收量远远大于碳排放量,说明德州市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功能。
2013(1):162-166.
摘要:为了掌握阿克苏市耕地地力基本情况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运用GIS技术和综合指数法对阿克苏市耕地土壤进行了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市1,2,3级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3.81%,绝大部分耕地处于中上等水平,耕地生产潜力总体较高。地力等级相对较低的耕地主要障碍因素是土壤盐渍化,其次是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锌和有效锰的含量相对较低。利用评价结果对阿克苏市现有耕地进行改良利用分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措施,实现了耕地改良利用分区的定量化。
白泽龙 , 包安明 , 常存 , 李琴 , 努尔家依·热介夫
2013(1):167-173,177.
摘要: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70—2009年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近40a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状况变化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减少;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变化较小,总价值先增后减,林地、水域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是总服务价值减少的主要原因,耕地面积的增加补偿了总价值的部分损失,但损失略大于收益;各项生态功能的服务价值对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大小的等级基本稳定,其中,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保护和废物处理能力的贡献率最大;敏感性分析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是缺乏弹性的,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研究结果是可信的。
2013(1):174-177.
摘要: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望谟县灾后重建关系到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立足灾区实际,做好重建分区与功能定位。在灾区范围内根据流域的生态环境背景,通过对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充分考虑其国土开发强度、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人口集聚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对其指标体系进行分层聚类,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同时兼顾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将灾区范围国土空间分为生态保护区(面积376.07km2)、适度重建区(面积716.06km2)、适宜发展区(面积407.47km2),分析其功能定位,使管制原则与城镇建设更趋于合理,为灾后重建的规划布局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2013(1):178-181,187.
摘要:利用1961—2010年陕西省95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方法和EOF经验正交分解法,对陕西省近50a来四季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趋势性分析。结果表明,50a来,陕西省日照时数的下降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其中夏季减少趋势通过了p=0.01的显著性检验。春季和秋季变化表现为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四季日照时数的主要下降中心在延安地区中部和宝鸡地区西部,不同季节气候变异中心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2013(1):182-187.
摘要:基于大小兴安岭地区主要林型野外采样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红松林、针阔混交林、白桦林、樟子松林和蒙古栎林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0—40cm)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有机质、全氮、速效磷3种土壤养分的总体分布是白桦林、针阔混交林比较高,针叶林次之,蒙古栎林比较低;而速效钾含量以蒙古栎林、白桦林为最高,针阔混交林却比较低。用改进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大小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特别丰富,速效磷含量为中等至较丰富,不同林型土壤养分总体处于良偏优水平,但速效钾比较缺乏,成为该林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2013(1):188-191,274.
摘要:梅州市是典型的山区,是广东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区。在对该市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是该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基础,降雨是主要诱因,人类工程活动是造成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因素。针对梅州市的灾害分布情况及经济发展要求,对梅州市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规划,并进行了易发性分区;将梅州市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要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在把握预测性、前瞻性、动态性的原则上,将规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最后,对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主要措施及建议:逐步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2013(1):192-195.
摘要:利用人工湿地模拟开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二级水深度处理研究,发现人工湿地可以实现二级水的进一步处理,有效提升水质。选用西部地区常见的6种植物,利用箱培养开展不同植物在不同时期对水体COD,BOD5,NH4+—N处理效果的研究。研究显示,不同水生植物不同时期对不同污染物处理效率明显不同,8月份各类水生植物的处理效率最高,其中茭白对3类污染物的处理效率最高,菖蒲、芦苇处理效率较高,相对而言,慈姑的处理效率最低。因此利用天然湖泊或人工湿地可以进行城市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开展污水治理过程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十分重要。
2013(1):196-200.
摘要:根据靖边县农用地分等定级资料,结合GIS软件分析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得到靖边县待整理耕地面积为100 209.9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2.33%。在确定待整理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靖边县被划分为3个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1级区和2级区可增加耕地面积为3 245.76hm2,3级区的整治工作一方面受制于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需要满足生态服务功能而受到限制。通过多因素综合指数法与GIS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分区结果的合理性。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区结果可确定土地整治的重点方向,为靖边县土地整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2013(1):201-205.
摘要: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涉及到多风险因子、多风险受体、多评价终点,强调不确定因素以及空间异质性的特点。以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为例,以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着手点,计算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指数、脆弱度和生态损失度,根据不同种类和级别生态风险源的综合风险权重,利用ArcGIS 9.3软件进行叠加分析,形成不同的生态风险区。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1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上游,占全区面积的3.87%,以肃南和天祝2个县最为集中,植被类型多为有林地;2级生态风险区分布多与1级风险区相连,占全区面积的4.38%,植被类型多为灌木林;3级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和中游地区,植被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对石羊河开发利用时应当避免在1级和2级风险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利用,在3级和低风险区进行土地利用时应注意对土地进行保护利用。
2013(1):206-210.
摘要:土壤风蚀是土地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环节,对其危险度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土壤风蚀。选取风力、植被、气温、降水、地形、土壤等因子,在ArcGIS 9.3平台支持下,建立土壤风蚀环境因子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模型,对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基于GIS技术的土壤风蚀危险度评价可宏观地揭示该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格局特征。(2)风力、植被、气温、降水、地形、土壤等因素控制着土壤风蚀空间分异格局。(3)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格局呈带状分布,表现为危险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2013(1):211-215.
摘要:高寒高海拔山原地区沟谷型泥石流与深切峡谷地区泥石流具有较大差异性。以四川省雅江县祝桑景区泥石流为例,通过实地调查、测绘和泥石流堆积物样品颗粒分析,探讨了高寒高海拔山原地区沟谷型泥石流的成因和特征。研究表明:(1)强日照,大温差等气候条件导致高寒高海拔山原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土体松散,斜坡稳定性差,物源丰富,对泥石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滑坡转化和沟底侵蚀构成物源补给与泥石流启动的主要方式;(3)泥石流动力条件相对较弱;(4)沟床纵坡曲线总体呈现出上游平缓,中游较陡,而下游至沟口进一步变陡的折线形态,汇水区和形成区分界明显,沟口至主河段平缓,堆积区较长;(5)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分布相对均匀。
2013(1):216-220.
摘要:以江苏省江都市为研究区域,从居民点景观布局,整理居民点能力和对居民点整理需求3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综合评价结果和人均居民点面积为依据划定整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江都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划分成优先整理区、重点整理A区、重点整理B区、适度整理区与优化调整区。优先整理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应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重点整理A区应以经济基础为依据,注重农村空间重构;重点整理B区应加强闲置土地整治,且结合小规模迁村并点整理;适度整理区不宜开展大规模整治,应有步骤地对空闲和闲置土地进行整理;优化调整区主要是对居民点内部用地结构作优化,同时控制居民点外延扩张。该研究根据综合评价分值和人均居民点面积两层指标划定居民点整理分区,对制定居民点整理时序和居民点整理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2013(1):221-224.
摘要: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地覆被变化是指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基于EOS/MODIS卫星遥感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9.3的统计与分析模块对2001—2006年潞安矿区净初级生产力、土地覆被变化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03年的矿区绝大部分区域净初级生产力大于0.2kg/(m2·a),而2004—2006年的净初级生产力低于0.2kg/(m2·a)即研究时段内矿区净初级生产力呈明显减少趋势;(2)灌丛向稀树草地,稀树草地向农用地,地表水域向裸地转换是土地覆被变化的主要特征;(3)煤炭开采,农用地开垦等人类活动和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和净初级生产力降低的两个主要原因。总之,煤炭开采和土地垦殖为主的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覆被变化直接导致了潞安矿区净初级生产力的降低。
2013(1):225-231.
摘要:根据陕西省吴起县不同立地类型25龄以上山杏人工纯林和山杏沙棘混交林林下草本层植被调查数据,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探讨了在不同立地山杏林下草本层植物群落演替方向及其生态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和阳向缓坡山杏纯林下草本层由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群落演替到大披针苔草或铁杆蒿、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由旱生型向中生型转变,盖度和生物量增大,多样性略有降低,呈正向演替;且山杏—沙棘混交林下草本层上述指标均优于纯林。而在阳向缓坡山杏林下由星毛委陵菜、铁杆蒿群落演替到甘草、大披针苔草群落,群落整体向旱生型转变,多样性、盖度、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显著降低,呈逆行演替。建议在阴向缓坡、阴向陡坡及阳向缓坡配置山杏这类低耗水,生长慢乔木树种,其中与沙棘等乡土灌木树种混交的模式更优;在阳向陡坡以营造生长速度适中的灌木林或自然恢复草地植被为宜。
2013(1):232-237.
摘要: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基础上构建由3个子系统,24个指标组成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同时引入协调度模型及波尔模型建立了耕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00—2009年甘肃省武威市耕地为例作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由于武威市耕地集约利用内部协调度比较低,耕地集约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人对耕地集约利用的认识,适当增加对耕地的投入来协调其耕地集约利用的内部矛盾,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
2013(1):238-242.
摘要:根据气象台站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陕北榆林地区太阳总辐射及其分布特征,并对榆林地区太阳能资源潜力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榆林地区春、夏、秋3季是太阳能利用的最佳季节,年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区位于长城沿线一带,较低值区位于定边西南部和子洲南部;榆林地区所有县(区)均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其中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大部—佳县—米脂—吴堡—绥德—子洲北部属于资源很丰富区,定边—靖边西南和子洲以南地区属于资源丰富区。全区太阳能资源稳定,储量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及合理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2013(1):243-245,260.
摘要:依托输变电项目工程,对高强高耐水土壤固化剂(HEC)应用于戈壁荒漠区3种典型土壤的固化效果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试验以无侧限抗压强度要达到1.5MPa为标准,分别对影响固化效果的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养护龄期7d以上,固化剂掺量达到8%以上时,固化剂对3种土壤的固化效果能够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对固化样本的力学性能、渗透性能、干缩性能等测试后表明,样本的各项性能均能满足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水土保持要求。
2013(1):246-250.
摘要:在贵州省茂兰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联合运用137 Cs示踪和孢粉分析的方法,对洼地沉积泥沙剖面进行了研究。草地洼地泥沙剖面的137Cs垂直分布显示了泥沙沉积特征,以地层孢粉为主的孢粉组成显示了洼底泥沙主要来源于由碳酸盐岩石风化成土后随水流侵蚀搬运的坡地土壤颗粒。从沉积泥沙剖面的137 Cs含量、土壤颗粒结构、孢粉总浓度的垂直变化说明洼地土壤侵蚀经历了一个相对的轻微侵蚀—剧烈侵蚀—侵蚀显著减缓的变化过程;沉积泥沙剖面样品中的现代孢粉组成出现从蕨类、草本、乔木(松)孢粉占优势到以适应喀斯特石生环境的蕨类孢粉和草本孢粉占优势的变化,指示了洼地环境植被出现从含稀疏常绿落叶松的草丛退化为草丛的变化。喀斯特峰丛草地洼地的泥沙沉积过程与洼地植被演变和洼地侵蚀环境变化具有密切联系。
2013(1):251-254.
摘要:为了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的出苗率和产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莯润"抗旱营养缓释剂穴施、浸种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缓释剂固态水施入土壤对马铃薯块茎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莯润"抗旱营养缓释剂穴施、浸种极显著地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p <0.01),都比对照提高了76.2%;马铃薯的植株高度比对照增加21.8%~44.5%,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生育前期根冠比偏低比较有利,可以为后期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和物质的积累提供有利条件;施用缓释剂使马铃薯产量增加12.4%~16.7%,但没达到显著水平(p >0.05)。"莯润"抗旱营养缓释剂固态水施入土壤,减少了直径小的马铃薯的数量,增加了直径大者的数量,使得马铃薯块茎的平均直径增大,商品性增加。"莯润"缓释剂提高了马铃薯的出苗率和产量,固态水的使用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马铃薯的商品性。
陈璋 , 缪福俊 , 罗双 , 胡兴 , 李成俊 , 庞亮 , 李绍才 , 孙海龙
2013(1):255-260.
摘要:以岩石边坡植被重建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野外验证试验,应用幂函数模型拟合岩石边坡植被重建系统中4种微量元素铁、锰、铜和锌的径流损失与降雨量间的关系。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中,铁、锰、铜3种元素产流初始阶段径流损失量较大,但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其损失量逐渐减小,最后均趋于稳定,而锌元素径流损失量较稳定;幂函数模型相关指数均达0.90以上,能较好地拟合产流时刻以后的微量元素损失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过程。试验表明,幂函数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度较好,其相对误差小于15%,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因此,利用该模型可初步描述微量元素径流损失与降雨量间耦合关系,为岩石边坡植被重建与恢复工程养分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013(1):261-264.
摘要:针对滨海盐渍土盐分含量高和土壤导水性能差的问题,采用禾康盐碱土改良剂、康地宝盐碱土改良剂、金满田生物菌剂、腐殖酸和石膏5种土壤改良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测定了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分含量、pH值、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等指标,并测定了作物收获产量,筛选适宜于改良研究区滨海盐渍土水盐特性的改良剂。试验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土壤的含盐量,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含盐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2)腐殖酸在抑制滨海盐渍土盐分和降低土壤容重方面效果最佳,经腐殖酸(300kg/hm2)处理后,0—5,5—20和20—40cm土层盐分含量较CK分别减少了29.2%,32.6%和25.9%,土壤容重较CK减少了10.2%,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较CK也相对提高。(3)5种改良剂不同程度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以腐殖酸处理作物增产效果最为明显,玉米和油菜产量较CK分别增加了104.8%和41.6%。
2013(1):265-270.
摘要:基于边坡分析软件及有限元软件,通过建立陕北绥德县关地沟4号坝上游典型坡沟系统的概化模型,应用概率统计和数值仿真分析方法,从坡沟系统的力学稳定和受力破环的角度,得到了随淤地坝坝地的逐渐淤高坡沟系统的稳定性、滑塌概率和滑塌量分别增强、减弱和减少,其随坝地淤高的变化分别满足二项式、二项式和直线规律。应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原理,对坡沟系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进行了仿真分析,指出了稳定系数最小,滑坡概率最大时坡沟系统濒临滑坡侵蚀时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分布区域:(1)X方向的最大位移是沟坡中下部位垂直向坡体内约15m的范围;(2)Y方向的最大位移是从峁顶向两侧各延伸10m左右的扇形区域;(3)拉应力最大值区域是从峁顶经峁坡向沟坡坡缘线向坡体内延伸9m左右的带形区域。研究结果可为坡沟系统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配置及生物措施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评价坡沟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一定可靠度的依据。
2013(1):271-274.
摘要:根据1997年和2010年2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运用遥感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榆林市近13a土地利用分类图;应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榆林市能源基地建设以来土地利用类型转换,土地退化时空规律,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1997—2010年,榆林市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果园、草地、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1 578.8%,108%,84.6%;耕地及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减少,减幅为57.1%和59.3%。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类型间的转化总体表现为未利用土地、沙地、耕地通过综合治理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转化为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林地、草地、果园。
2013(1):275-279.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和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为研究对象,选择青笋(Lactuca sativa)、大蒜(Allium sativum L.)和小麦(Triticumaestivum L.)为前茬,在每个前茬下设不施放线菌制剂和施放线菌制剂2个处理,通过测定不同处理番茄和辣椒的产量及品质,研究了不同前茬下施放线菌制剂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番茄和辣椒选择适宜前茬及改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放线菌制剂辣椒各营养品质指标均显著高于不施放线菌(p <0.05),其中Vc含量小麦茬显著高于青笋茬、大蒜茬,分别提高了39.4%,45.3%;施放线菌后辣椒可溶性糖、辣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9.4%,33.3%。小麦茬施放线菌制剂番茄果实Vc、蛋白质、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均比不施放线菌制剂分别提高了12.1%,14.0%,9.5%,39.8%。大蒜茬施放线菌制辣椒和番茄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放线菌制剂,分别提高了9.4%,13.7%。施放线菌制剂显著改善了小麦茬番茄和辣椒品质,并显著提高了大蒜茬番茄和辣椒产量。
2013(1):280-284.
摘要:排架式微型桩组合结构作为边坡防护的一种轻型支挡结构,施工安全便捷,对非常环境适应性强。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应用的基本条件是土体为稳定体,以及排架式微型桩组合结构对不稳定坡体的改善作用使不同位置的微型桩前抗力条件有所差别,在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一般微型桩水平承载力计算的思路,通过不同的m(弹性抗力系数)计算值和桩顶大变形对m值的限定条件,来体现微型桩前其他微型桩的存在对地基反力的贡献。以3种基本计算模型建立排架式微型桩组合结构的计算公式,计算并分析该类桩群的内力及对地震力的特殊反应,为微型桩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013(1):285-288,300.
摘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已成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农民生活生产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湖南省西部的麻阳县为研究区域,根据经济、社会和自然驱动因子,选取8个影响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驱动因子,运用SPSS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求取各乡镇的综合得分,并结合各乡镇实际将研究区域按先后顺序划分整理区。结果显示,地处平原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综合得分高于地处山区、经济势力较弱的乡镇,地处丘陵地区的乡镇居中。因此,将麻阳县分为Ⅰ级整理区,Ⅱ级整理区,Ⅲ级整理区并提出相应整理措施,为该地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措施和遴选土地整理规划提供参考。
2013(1):289-294.
摘要: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是衡量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用于考察经济发展中农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情况。尝试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我国31个省区1999—2008年的农地城市流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8年我国农地流转的综合效率波动不大,基本保持在0.7~0.8左右的评价效率水平。从综合效率的构成来看,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地流转效率的波动主要是由规模效率变化引起的。纯技术效率有效的省区数量明显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的省区数量,但达到纯技术效率最优的省区数量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同省区在不同年份中均存在城市建设占用耕地过度,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可以通过投入数量、投入结构和产出数量等方面的适度调整来提升农地城市流转的效率。
赵卫东 , 汤国安 , 徐媛 , 周春寅 , 钱家忠 , 马雷
2013(1):295-300.
摘要:梯田地形具有独特的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而现有梯田地形分类无法准确反映梯田地形的平面形态特征,导致其难以满足未来构建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的需求。以黄土高原旱梯田地形为切入点,对梯田地形的总体特征、平面和剖面形态特征及几何量测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梯田平面形态特征的梯田地形分类,并在结合现有梯田地形分类的基础上,构建出梯田地形综合数字分类。与传统梯田地形分类相比,该分类综合考虑梯田的总体特征和平面及剖面形态,能更好地反映梯田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几何量测特征。研究结果为未来构建梯田地形数值模拟模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探讨利用DEM实现梯田地形的有效数字表达与分析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2013(1):301-304.
摘要:信息扩散原理能最大程度地挖掘小样本数据携带的信息,对小区域灾情资料不足的情况较为适用。以安徽省17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信息扩散原理建立水灾灾损率风险测度模型,计算各市遭受水灾不同水平经济破坏的概率估计值及超越概率,完成水灾经济损失的定量风险测度。为使结果更为直观,绘制了灾损率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整体上,淮河流域灾损风险最大,中部沿江地带次之,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较弱。
2013(1):305-308,312.
摘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提取了巢湖流域地表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坡度坡长、土壤可蚀性、降雨侵蚀力5个主要影响水土流失的因子,并运用修正的通用土壤侵蚀模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估算土壤侵蚀量,生成水土流失等级分布图,从而完成对巢湖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的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水土流失主要为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93.87%和6.04%。此外,坡度和植被覆盖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巢湖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及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2013(1):309-312.
摘要:甘肃省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匮乏,生态用水严重不足,生态环境条件严酷,植被恢复困难。提出了"封禁优先,先封后植;先疏后补;以灌木为主,乔灌草结合"等措施,然后从水分平衡,抗旱保墒和林木生长等方面进行了合理性认证。封禁1a与未封禁地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8.40%和5.03%。栽植密度为1.5m×3m较1m×1.5m,1.5m×2m的杨树平均高度分别提高71.8%,17.5%;胸径分别提高91.6%,12.0%。密度为2m×4m的油松林较密度为2m×2m,2m×3m的高生长分别提高49.1%和13.9%;胸径分别提高59.4%,23.5%。密度为2.5m×6m较3.5m×3.5m的花椒林平均地径生长提高8.1%,平均高生长提高13.0%。乔木、灌木最小水分营养面积分别为25m2/株,14m2/株。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