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国内外特大型水库相比,三峡水库消落带具有常年水位变幅大,干流航运繁忙,波浪大和良田沃土多的特点。三峡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地貌变化的发生是必然的,形成的稳定坡地类型有淤积滩涂坡地、稳定石质坡地和稳定土质坡地3种,其地貌演化过程可分为强烈侵蚀期、基本稳定期和淤积填平期。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土壤的流失势必影响消落带坡地的植被建设。鉴于目前我国三峡水库消落带坡地地貌演化的相关研究严重不足,已开展的生态环境修复重大科研项目,均没有重视水库蓄水后消落带坡地地貌的变化,也没有安排地貌演化的相关内容,作者从坡地地貌演化的角度,对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的研究、治理工作和水库运行方案的调整提出了相关建议。
摘要:调查了米脂县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与行为选择,并以此为基础,建立Logit模型进一步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包括对政策的认知、判断和意愿)与其具体的行为选择存在群体的一致性和个体的差异性;耕地收入,副业收入,打工收入,户主年龄,是否种植经济作物,行政村是否有后续产业因素是退耕还林政策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主导因素,同时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具有差异性。政策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政府制定的相关惠农政策对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十分重要。
摘要:由于水电开发在我国能源发展中的优势地位,近年西南地区和云南省水电站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针对水电站建设施工特点和人为水土流失特点,指出“三通一平”阶段和大坝浇筑前是水土流失的重要时段,弃渣场和施工道路是水土流失的关键部位。提出了弃渣场合理选址、基础处理、径流排导、弃渣拦挡、弃渣平台及边坡治理,以及施工道路合理截排水,稳定开挖边坡,保护路基,下边坡挡护,适当绿化的具体防治方案。
摘要:对农业发展现状的识别和判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岩溶山区特点,以重庆市14个典型岩溶区县为评价对象,探索了适合岩溶山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并借助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计量模型,初步确定了各区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研究对比发现,各区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是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丰度、生态环境基数、石漠化现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为推进重庆各岩溶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实行农业多样化和产业化经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农业污染,合理规划并确立适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摘要:在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当地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区域内不同的土地生态适宜型,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其关键技术,即经济型生态防护林模式、集约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家园模式、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和植物资源多样性保护模式,并指出在这些模式中进行生物多样的恢复与保护,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
摘要:探讨了不同肥密因素下分期青刈、麦茬复种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的产量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种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25种肥密组合中4个组合效果较好者,产量可达59.6 t/hm2以上;相同肥密条件下分期青刈效果优于常规一次性收获,表现产量高,植株鲜嫩。麦茬复种饲用杂交甜高粱在地处寒地的黑龙江是可行的,其最佳肥密组合产量可以达到31.3样t/hm2,日产鲜草量高于常规种植及分期青刈的最高产量组合,达9.3%和8.3%。黑龙江省小麦种植面积近2.00×105hm2,若进行麦茬复种每年可生产优质鲜饲料达6.00×106t,这即能充分利用寒地有限的光温资源,又可减少水土流失,更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摘要:吴起县退耕还林(草)政策经过8 a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实施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民通过退耕补助得以直接增收,为形成面对农户的生态补偿制度探索了经验。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退耕地块分布和林分结构不合理,草畜业发展滞后,牧草资源利用率不高,退耕政策不够灵活,补偿标准缺乏弹性等问题。建议在以后退耕政策中注重加强规划指导,合理确定退耕范围,在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下优化退耕补助标准,通过深化土地产权改革,促进退耕土地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继续推动农业后续产业发展,巩固退耕成果。
摘要: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牛固图小流域为例,阐述了该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建立的整体规划及具体布设,并分析了其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对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模式治理,将流域治理,区域特色,市场推动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综合治理模式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持。
摘要:以米脂县对岔村一农户为研究对象,对该户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中长期存在种养分离,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分离造成的农业效益低,农民收入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农村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借鉴。
摘要:河流健康评价是河流生态修复和科学管理的前提。介绍了美国的快速生物监测协议RBPs,澳大利亚的溪流状况指数(ISC)和GRS,瑞典的农业景观区域河岸带与河道环境评估方法(RCE)4种河溪健康评价方法和操作程序。比较了这4种方法在应用对象、指标选择、标准设定、结果表达等方面的异同。探讨了各评价指标的优缺点,并在7个方面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估,以期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河流健康评价提供参考。
摘要:澧水是湖南省“四水”流域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流域。以水土保持区划原则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澧水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区划。结果表明,澧水流域可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类型区,即桑植高山极强度流失农林牧综合治理区,张家界中山强度流失封育治理区,石慈低山丘陵中度流失农林牧综合治理区,下游平原丘岗轻度流失农业综合治理区。针对各区的优势与劣势,配置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摘要: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赵庄村为例,在分析2000—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依据谢高地等人生态服务价值系数对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并对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6 a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减少和撂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增加。总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了32.92万元,变化率为1.86%。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林地、灌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耕地、果园、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这8种服务功能类型呈减少趋势,只有娱乐文化类型在增加。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所采用价值系数缺乏弹性,估算价值可靠,系数适合当地情况。根据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点,应进行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关于天津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2000年度3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通过引入城市扩展速度、强度、重心坐标、紧凑度、分维数、弹性系数等指标,研究了天津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形态特征,与人口、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对周边土地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津城市用地扩展的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城市核心区扩展依然以西北—东南走向为主要轴向,北运河—海河轴向扩展一直是城市扩展的主轴。改革开放后滨海轴扩展速度也在加快。城市扩展过程中紧凑度数值先降低后稍有增加,空间形态由向着趋于不稳定状态发展而趋向稳定。城市扩展先是远慢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后来则大大快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出现了城市增长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之间不协调现象。面积—GDP弹性系数有上升的趋势,此时段经济的年均变化率远远超过了城市扩展的年均变化率。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对耕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地、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地等其它土地。
摘要:侵蚀和再沉积过程可导致土壤碳库在空间上重新分布,但至今对这一过程中不同碳库的迁移和再分布特点还了解不多。在浙江省亚热带地区选择了由严重侵蚀区—轻微侵蚀区—坡脚堆积区—坡底堆积区组成的侵蚀—沉积系列连续地形,分别采集了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碳库的分异特征,探讨了侵蚀—再沉积过程中各种碳库的转归。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总碳及各组分碳均是:严重侵蚀区<;轻微侵蚀区<;坡脚堆积区<;坡底堆积区。侵蚀区土壤总有机碳自上而下明显下降,而堆积区土壤有机碳库分布较深,垂直变化相对平缓。黑碳极易随地表径流发生迁移,呈由高处逐渐向低处明显富集的趋势。堆积区为连续地形中的碳汇。
摘要: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土壤中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土壤不同土层NO3-—N和NH4+—N含量的变异性差异较大,但均表现为NO3-—N>NH4+—N,原因主要与其物理运移特性的差异有关。两种土壤在不同土层或相同土层中的NO3-—N和NH4+—N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0.01);湿地土壤不同土层NO3-—N和NH4+—N的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空间结构,符合不同变异函数理论模型,结构因素对空间异质性起主导作用,随机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少。微地貌特征是导致其空间异质性的一个重要随机因素,水分条件和土壤类型则是两个重要结构因素;湿地土壤不同土层NO3-—N和NH4+—N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均以向洼地中心倾斜方向最大。研究发现,水分条件是导致NO3-—N含量在地势较低处形成低值区的主要原因,干湿交替则是导致NH4+—N含量在地势较低处形成高值区的重要原因。
摘要:以流动沙丘和不同恢复年限的人工和天然小叶锦鸡儿群落为研究对象,从植被重建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方面分析了小叶锦鸡儿群落保育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6 a生、11 a生和22 a生人工小叶锦鸡儿群落对土壤理化性质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总体上土壤改良效果与恢复年限成正相关。建立人工植被后,土壤中微沙(0.05~0.1 mm)和黏粒(<;0.05 mm)的含量增加,表层(0—10 cm)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和饱和含水率增大,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表层增加幅度最大,并且灌丛对养分有明显的富集效应。
马春艳 , 王占礼 , 寇晓梅 , 谭贞学 , 刘俊娥 , 袁殷 , 张乃畅
摘要:弃土弃渣是工程建设产生的最主要地面组成物质之一。采用野外放水冲刷试验方法,对黄河班多水电站工程区弃土弃渣水土流失过程进行了研究。(1)不同供水流量下,产流率随供水过程的动态变化整体呈增长趋势,可用幂函数方程描述,开始产流后的5 min内产流过程的变化幅度较大,随后较为平缓,并趋于基本稳定;(2)不同供水流量下,产沙率随供水历时的增长而减少,可用对数相关方程描述,小流量下变化过程波动较小,大流量下变化幅度较大;(3)不同供水流量下,含沙量随着供水历时的增长而减少,可用对数相关方程描述。各流量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次产流深、次产沙模数皆随供水流量的增大而增加,增加趋势基本相同,皆可用对数相关方程描述。平均含沙量随供水流量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临界值为7.17 L/min,可用抛物线相关方程描述;(5)次产沙模数随次产流深的增大而增加,表现为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可用对数相关方程来描述。
王波 , 张洪江 , 杜士才 , 李根平 , 古德洪 , 韩西远
摘要:对三峡库区上游四面山4种天然次生林凋落物储量、分解强度及持水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分凋落物储量最大的是天然阔叶林(107.09 t/hm2),天然针阔混交林(70.18 t/hm2)和天然针叶林(66.65 t/hm2)次之,楠竹林(35.37 t/hm2)最小;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持水力均呈现出天然针阔混交林(89.95 t/hm2,2.25)最大,天然阔叶林(67.33 t/hm2,1.89)次之,而天然针叶林(39.83 t/hm2,1.66)和楠竹林(28.07 t/hm2,1.85)较差的趋势。因此,从凋落物持水特征来分析,4种天然次生林中,天然针阔混交林的森林水文效应最好,其次是天然阔叶林,而楠竹林和天然针叶林均较差,不适宜在该区域内的水土保持植被建设中应用。
摘要:在塔里木河下游选择20个样地,进行土壤种子库萌发试验,并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种子库中共有物种16种,分属于7科,并且以旱生耐盐物种为主,多数样地物种出现频次较低;种子库密度不高。CCA排序表明,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电导、pH值和植被盖度等5个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影响。CCA第一排序轴与地下水位、地表植被盖度和土壤含水量关系显著,反应了水分因子的作用;CCA第二排序轴与土壤电导率关系显著,反映了盐分因子的作用。根据5个环境因子的特征,CCA排序可将土壤种子库中的16种植物分为4个组,对应于不同的环境变化梯度。
摘要:新疆是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区。以新疆典型小流域——阜康市三工河流域为例,对区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小流域土壤侵蚀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流域内典型梁峁坡地、不同坡度坡地及不同植被覆盖地0—20 cm和20—50 cm剖面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布存在以下特征:土壤同一剖面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坡面随坡位自上而下呈增加趋势;不同坡度则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植被覆盖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现:农用坡耕地<;林地<;草地<;草灌地。
摘要:通过红壤坡地5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剖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对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的影响。(1)荒草区常年水分消耗稳定茶园区和恢复区对土壤深层贮水利用能力强,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利用特征随季节和深度不同而不同;(2)土壤蒸散是各区100 cm耕作层中水量平衡最主要的支出项(83%以上),农作区蒸散量最小,地表径流量最大,恢复区则相反;(3)从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水分利用率两者结合考虑,构建农林复合系统以及间作、套作、撩壕等耕作方式为红壤坡地最优的雨水资源利用模式。
摘要:以山西省方山县土桥沟小流域为例,采用样线、样方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初步研究了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地区植被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该地区乔木层以油松、刺槐为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117.34,69.96;灌木层以胡枝子、小叶锦鸡儿、沙棘为主,重要值分别为169.45,74.05,36.92;草本层以铁杆蒿、赖草等菊科及禾本科植物为主,重要值为126.18,82.63。对比和聚类分析表明,土桥沟小流域典型群落类型为黄刺玫群丛、沙棘群丛、达乌里胡枝子群丛、油松群丛、刺槐群丛、华北落叶松群丛、白榆群丛、侧柏群丛。该地区植物种的演替序列大致为:次生裸地—草地阶段—杂灌阶段—先锋乔木林阶段—针叶林阶段。整个流域的演替方向是在朝着刺槐群落、油松群落、白榆群落、侧柏群落、白榆刺槐混交群落方向演替。
摘要: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对桂西北地区12种退耕还林模式3a植被恢复期林地土壤水文—物理性质进行了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深度(0—20 cm,20—40 cm,40—100 cm)的平均土壤容重为0.824~1.256 g/cm3,分别比农作物地增大2.4%~4.4%,其中0—20 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土壤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的平均值依次为1.1%~21.3%,52.4%~59.8%和28.3%~35.7%,分别比农作物地下降4.1%~20.7%,其中非毛管孔隙度0—20 cm土层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毛管孔隙度的平均值为38.5%~41.3%,比未退耕地增大5.2%~7.6%。(3)1m土层内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依次为43.0%~58.3%,37.0%~48.4%和30.5%~38.2%,分别比农作物地降低1.3%~10.5%,但差异不显著。(4)1m土层退耕还林地土壤有效贮水量为1 652.6~2 294.3 t/hm2,比农作物地提高1.9%~5.9%,但两者的差异不显著。
王伟 , 张洪江 , 杜士才 , 李根平 , 古德洪 , 韩西远
摘要:通过土壤持水量和水分入渗速率的测定,对重庆市四面山4种人工林(杉木×马尾松针叶林、石栎×木荷×香樟×枫香阔叶林、石栎×木荷阔叶林、杉木×马尾松×木荷针阔林)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最高,为314.98 mm;阔叶林其次,为301.26 mm与290.26 mm;针叶林最小,为237.94 mm。分别较荒地高44.93%,38.61%,33.72%和9.48%。石栎×木荷阔叶林土壤水分入渗速率最快,初渗速率为25.35 mm/min,稳渗速率为3.97 mm/min,平均入渗速率为5.48 m/min。灰关联评价结果显示,该区两种阔叶混交林均具调蓄涵养最大日降雨的能力,石栎×木荷×香樟×枫香阔叶林改良土壤持水性能效果显著,石栎×木荷阔叶林土壤水分入渗能力有明显提高。
摘要:为了研究土壤石油污染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选取中原油田地区的原油和潮土,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石油污染水平条件下的植物种子发芽率、株高和鲜重。结果表明,土壤中石油含量不同,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的各项生长指标影响不同,当土壤中的石油含量较高时,对植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高丹草(Sorghum sudangrass)、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在试验设计石油污染水平范围内发芽率、株高及鲜重受影响较小,能生长在石油污染的土壤上,其中狗牙根,生存能力强,是试验中的最具有修复土壤石油污染研究潜力的植物。
摘要:通过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径流小区的定位观测试验,采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天山天池自然保护区草地坡地土壤侵蚀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径流深随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的增加而增大,而侵蚀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比较明显;(2)植被显著地影响着坡地产沙量;(3)坡面径流深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很好地描述;(4)侵蚀量与土壤容重、径流深、降雨量、降雨强度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多元线性回归函数很好地描述。
摘要:通过对2007年5—9月作物生长季内农田黑土土壤剖面水分含量的监测,分析了黑土区土壤剖面水分分布特征,季节性动态变化和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观测期内农田黑土水分在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剖面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波浪式,这与降雨量的季节性分布和作物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观测期内没有发现激变层,土壤水分变异系数的最大值出现于0—10 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呈减小的趋势。
摘要:通过测定长期定位施肥处理条件下,不同土层土壤各活性有机质的含量,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活性有机质的影响。主要有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单施有机肥(M)、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土壤活性有机质用KMnO4氧化法测定,采用3种浓度KMnO4(33,167,333 mmol/L)将土壤活性有机质分为高活性有机质(HAOM)、中活性有机质(MAOM)和活性有机质(AOM)。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或化肥均能提高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含量,尤其有机肥—化肥配施和单施有机肥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积累的作用大于单施化肥和无肥处理。施肥所增加的土壤活性有机质,主要是在0—20 cm土层,尤其在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处理上表现明显。施肥与否、施肥种类和不同土层对土壤中的总有机质和活性有机质均有明显影响。3种活性有机质含量之间都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高活性有机质与中活性有机质、高活性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中活性有机质与活性有机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9*,0.812*和1.000**。可见,三种活性有机质之间,以活性有机质和中活性有机质的关系最为密切。
摘要:采取路线考察和典型样地调查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穿沙公路段周边区域的植被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区域共有16种植被群落,植物37种,分别隶属于14科30属。主要由沙地植物、盐碱化植物和低湿地植物组成。草灌类群落占优势地位,黑沙蒿等群落有较高优势度,但是在演替中处于退化趋势。沙柳、沙棘、柽柳等灌木群落虽然频度较低,但是优势度较高,说明在演替中处于进化趋势。
摘要:采用欧共体修正BCR四步连续提取法对渭河(咸阳段)的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Pb,Cr,Cu,Ni,Mn和Zn)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分别为97.91%,66.36%和73.68%,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而Pb和Mn仅在乙酸提取态含量分别达27.66%和38.49%时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有效性和潜在危害性。“非稳定态“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是沣河渭河交汇处上游位含量最高,其次为渭河3号桥下,沣河渭河交汇处下游含量最低。
摘要:通过对泾河流域实地调查,在泾河中游景村水文站上下游发现了3处非常明显的4次洪水痕迹。结合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准确确定了4次洪痕的对应年代,并通过弯道超高水位的计算,以及水位—流量关系和比降法模型模拟,推算出了这4次洪痕对应的流量,与实测洪水资料相比较,流量基本接近,误差分别在1.42%~4.21%和-2.13%~3.16%之间。研究表明,为了提高水文测量的精度,可以借助河岸遗留的洪水痕迹校核实测洪峰流量,同时也可为历史洪水调查和缺乏水文观测站数据的流域以洪痕推算特大洪峰流量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选择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流域土地利用、土壤、地形及11个气象站8 a气象数据等资料,利用分布式流域评价模型——AnnAGNPS研究了流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大宁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自上游巫溪站的1.25×106t/a,沿程递增至大昌站的1.81×106t/a,大昌站以下增加缓慢,到流域出口为1.95×106t/a;东溪河和巫溪站以下至大昌站的大宁河干流左岸区间是两大产沙集中区;全流域SDR值为0.30,各子流域SDR值变化范围为0.376~0.531,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干流控制站点SDR值与流域站点控制面积呈负相关关系(r2=0.73),但这种关系在各支流上不明显,这是由于各子流域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和降雨量空间异质性都很大,表明对于不同的流域,仅用SDR值与流域面积关系无法确切计算其SDR值。
摘要:以延安、安塞、吴旗的人工刺槐林、柠条林为研究对象,选取同一地区的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为对照,通过对5个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即>0.2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0.5 mm水稳性团粒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团聚状况和团聚度的比较分析,对人工刺槐林、人工柠条林相对于自然恢复草地和坡耕地改善土壤抗蚀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不同林龄人工林土壤抗蚀性的变化。研究表明,人工林地相对于坡耕地,显著提高了土壤抗蚀性,但不及自然恢复草地,尤其在安塞和吴旗表现更明显;随着林龄的增长,人工林地土壤抗蚀性能增强,并趋于稳定。并通过对样地的聚类分析,也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封禁条件下的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比较适宜的植被恢复方式和控制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
摘要:根据长江上游小江流域蒋家沟泥石流1965—2007年的观测资料与会泽气象站1970—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详细分析了泥石流侵蚀输沙特征与极端强降水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夏季极端强降水和夏季降水量以显著增加为主要特点,M—K检验表现为显著增加趋势(99%的置信度),1990—2005年的夏季平均极端强降水量比1970—1989年的夏季平均极端强降水量增加57.56 mm。该流域这个特点与蒋家沟泥石流在90年代出现的侵蚀输沙量的大量增加有相当紧密关系。
摘要:通过对若干个大中型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分析了点型工程和线型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特点。分析结果表明,不论点型工程还是线型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量都占到了总水土流失量的85%左右。点型工程水土流失量为86.61 t/hm2,线型工程水土流失量为202.40 t/hm2。点型工程施工期流失量与面积为线型关系,R2=0.9497。线型工程施工期流失量与面积为对数关系,R2=0.8003。实例分析表明,在计算减蚀量时应当慎重选取林草措施减蚀率的值。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亟待加强湖泊湿地水体污染的环境功能损害治理和防控。基于污染损失模型,以1997—2006年阅海湿地水质监测的原始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计算阅海湿地污染损失率动态变化规律,详细分析了其环境功能受影响的程度。由于阅海湿地主要水源为农田退水,总磷、总氮和BOD5成为最主要的污染物,而高锰酸盐指数始终是农业灌溉功能损害的主要因素。从综合污染损失率计算结果看,阅海湿地渔业、居住和农业灌溉功能污染损失率年际变化总体平稳,而饮用水源和游泳功能污染损失率年际变化总体剧烈。
摘要:地震和暴雨同时作用是自然界中引发边(滑)坡灾害的一种极端工况。在分析地震和暴雨同时作用于边(滑)坡的稳定性时,现行规范只能采用将地震及暴雨影响简单叠加的方法。采用GEO-SLOPE软件,对川藏公路和西攀高速公路上的典型边(滑)坡工点,采用动力有限元与极限平衡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它们在地震和暴雨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探索采用将地震与暴雨工况简单叠加,以及地震和暴雨耦合分析这两种方法评价边(滑)坡稳定性的差别,并对现行规范计算方法的适用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地震和暴雨的耦合作用对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大于地震、暴雨单独作用的叠加对边(滑)坡稳定性影响。
摘要:数字高程模型是进行地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SRTM数据是公众可以免费获取的精度达90 m的DEM数据。在ARCGIS软件的支持下,选取典型试验样区,利用1∶5万和1∶10万地形图建立的DEM和1∶25万TINDEM与SRTM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坡度和坡长等地形因子,得出SRTM对地形的表达能力。结果认为,SRTM数据在地形表述能力上仍远不如1∶5万的地形图,甚至还不如1∶10万地形图的地形表达能力,但是明显优于1∶25万TINDEM的地形表达能力。
摘要:栗西尾矿坝深钻孔勘探试验指标统计及多种原位测试结果分析表明,高堆尾矿坝深部的干容重指标要显著高于浅部,堆积坝体同一空间位置,同样埋深下干容重指标具有随时间明显增长的规律。提出了高堆尾矿坝稳定性分析中对同一类尾矿材料(如尾中砂、尾粉砂),可按早、中、后期分区统计选取力学指标的观点。采用改进子排水结构法精细模拟尾矿坝密集排水孔,采用减小干区渗透系数的不变网格模拟分析方法处理浸润面之上的虚拟流动,得到更加接近实际的尾矿坝三维渗流数学模型。采用复杂三维渗流控制分析计算程序,反演分析了现状坝高135 m的渗流场、浸润线及渗流量。计算分析结果与勘察剖面地下水位、观测总渗流量比较一致,误差不大于13%。同时表明在辐射井排渗系统作用下,可显著降低尾矿坝体潜水面,因此建立的渗控模型,可以应用于后期加高的计算分析中。
摘要:在对煤矿采空区地表移动及其边界角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用BP神经网络预测采空区地表移动边界角。建立了边界角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国内近30项工程的采空区地表移动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用实际工程对网络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预测精度平均达90%,研究表明用BP神经网络计算边界角方法可行,具有实用性,为边界角的确定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贾树海 , 张琦 , 孟维军 , 白静 , 王会 , 王慧强
摘要:以辽宁省凌源市西南部6乡镇为研究对象,利用GPS定位采集了1 042个土壤表层样。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为29.45%~67.25%,变异强度是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C0/(C0+C)比值均在49.7%~49.90%之间,都具有中等的相关性,而有效磷的C0/(C0+C)的比值为100%,空间的相关性较弱。分维数D大小顺序为:有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Kriging插值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较大。
摘要:植物叶片的润湿性表现了叶片对水的亲和能力,叶片上润湿的一层水膜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片截流降水有重要的影响。测定了陕西省境内34种植物叶片对水的接触角,初步探讨了叶片润湿性的一些特征。所研究植物叶片正面的接触角为0°~140°,平均85.4°。接触角大于95°不润湿的植物占到测定总数的31.4%;小于85°润湿植物中占到51%以上;而介于润湿与不润湿之间的物种占17.1%。叶片的正面和背面的润湿性具有一定水平的差异。叶面角质与腊质的比例对润湿性有重要的影响。叶片上附属物的多少也会对润湿性产生影响,附属物愈多,润湿性愈差;人为去除附属物可以极大地增加叶片的润湿性能。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和叶脉通过影响叶片的粗糙程度来影响叶片的湿润性。
摘要:利用青海省天然草地的水分资料,初步统计得出天然草地土壤(0—50 cm)水分变化规律为:从西到东递增,从南到北两头略低,中略高。年内逐旬呈波动的“W“型,1989—2007年以0.8%/a的速率呈较明显下降趋势,其中0—20 cm土层以0.25%/a的速率呈显著下降,20—50 cm土层以0.04%/a的速率呈弱的下降。0—50 cm可分为活跃层(0—20 cm),次活跃层(20—40 cm),较稳定层(40—50 cm);草地年降水量≥520 mm以上的区域随深度而递减,在350 mm≤年降水量≤410 mm的区域土壤水分含量最多,并不一定在表层或深层,随深度而各异。从各区的变化趋势来看,兴海县不明显,曲麻莱县呈微弱下降,河南、甘德、海北县呈弱的下降,并且不同区域草地各层土壤的水分变化趋势及程度各异;气候变暖是土壤水分减少的直接原因,也是草地退化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
摘要:以空间规划思维理念和空间设计的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进行空间分析。首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做了基本界定,接着从宏、微观角度入手,在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等空间规划的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借助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等空间设计理论对重庆市乡村旅游资源点、乡村旅游产品线、乡村旅游分区进行了宏观规划,以明确乡村旅游的空间层次;对乡村旅游景观元、乡村旅游景观链、乡村旅游景观场进行了微观设计,使之有机衔接,以促进重庆市乡村旅游有序发展。
摘要:以泥沙为主线,结合几场典型洪水,对黄河河潼区间泥沙与洪水的复杂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分布不同会使河道冲淤变化产生显著差异,暴雨分布于细沙区对下游河床的影响较快。“揭河底“、沙坎、异重流等使洪水出现特殊现象。“揭河底“会明显降低河道的削峰能力;沙坎会拦蓄部分洪水然后被冲开,使洪水反常增大;异重流及洪水中夹杂的煤块会增加洪水的复杂性。
摘要:从多年的小流域水土保持水沙监测实践出发,总结了近几年监测站点建设的经验。从监测站点总体结构、监测内容、监测手段与方法、监测数据管理以及站点运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水土保持监测站点标准化建设的有关问题。提出了现代化水土保持监测的手段、方法和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与功能,为进一步开展标准化监测站点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在综合调查和实地勘查的基础上,对东北黑土区有代表性的爱林小流域土地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根据流域发展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要求,调整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确定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的具体措施和工程规模,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爱林小流域综合防治的基础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
摘要:在我国雨水资源缺少地区,把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利用成为提高城市道路雨水利用效率的关键。作为雨水收集面的道路,其产流特性对于雨水收集利用起着重要作用。利用人工水泥混凝土处理集雨面进行了道路路面产流特性模拟试验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干燥情况下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1.55 mm,只有降雨量达到或接近1.55 mm,集雨面才会产生径流,次径流系数随着次降雨量增大而增大,产流时间与降雨时间相比存在着明显滞后性,并且径流强度明显小于降雨强度。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