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1-8.
摘要:根据实地考察,提出我国南方8省当前水土流失及生态安全存在10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其中前5个是水土流失现状与问题,诸如,整体好转,局部恶化;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生态安全问题凸现;治理经验不少,但效益局限;农村水保,治理应当先;后5个问题是水土治理措施与途径,诸如;国家扶持,地区自立;开发治理,经济生态优先;防治规划,战略推进;政策法制,配套实现;科技领先,体系周全.所有这些问题,对该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有关方面参考.
2006(2):9-11.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与水土流失分布特征与基底断裂关系密切.盆地基底断裂控制了盆地的环境地球化学景观和元素分布特征,尤其是定边-绥德断裂带和华池-大同断裂带将盆地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地球化学、地貌景观区;鄂尔多斯盆地内的基底断裂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盆地的地势、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岩石类型、岩性构造、土壤类型及其性质、浅层地下水及其性质,并间接地控制了土壤岩石后期的改造、风与水的动力条件等因素.研究盆地基底断裂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用于指导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6(2):12-16.
摘要:分析了江淮分水岭地区存在的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易旱多灾,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矿山开采过度,水土流水严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化学品污染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地质条件、气候因素、植被覆盖以及土壤条件等方面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进行了探讨.针对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按照系统工程的原理,从遵守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改良土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矿山修复,治理水土流失,搞好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006(2):17-20.
摘要:利用黄土高原40a降水资料,采用EOF、小波分析和计算分维数等方法,确定典型旱涝年份,分析典型旱涝年降水量和频次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涝年降雨量自西向东递增,旱年由北向南递增;年降水频次时间分布的分维数涝年大于旱年,涝年降水间隔变化复杂程度超过旱年;旱涝年降水频次变化的周期谱存在较明显差异,涝年周期复杂,以短周期为主要特点,旱年长周期突出;大地形在涝年对降水的再分配能力远大于旱年;旱涝年降水频次的差异上大雨以上降水更为明显.
2006(2):21-24.
摘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于科学有效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包括线性规划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及GIS综合优化模型等,并从研究和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系统化、机理化、精确化、实用化.
2006(2):25-30.
摘要:采用定位观测方法对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坡向、坡度、坡位是坡面尺度土壤水分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得出了不同立地条件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与时间动态规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立地条件进行聚类,给出了坡面尺度下不同立地条件的分类结果.通过分类,可以用立地因素代替土壤水分状况,为黄土高原植被建设提供科学的土壤水分依据.
2006(2):31-36.
摘要:在总结公路建设直接和间接生态干扰作用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组分入手,论述了公路建设干扰下非生物组分(土壤、地形、气候等),个体、种群、群落等层次的生物组分、生态系统整体特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生态变化内容;分析了公路建设干扰下生态系统的演替方向和植被类型的改变趋势,并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构建了公路建设干扰下生态系统变化的表征指标体系;对公路建设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变化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公路建设促成了土壤、地形等非生物组分和各层次生物组分的变化,从而改变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使得其演替方向和植被类型发生了更替.
2006(2):37-39.
摘要:在7月雨季过后,用TDR在典型黑土区小流域做土壤水分调查.结果显示:小流域坡面从下部到上部,表层10 cm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幅度最大.在深度上,表层10 cm水分含量最低,0~30 cm内由上到下水分迅速增加,从30 cm以下到100 cm趋于稳定.坡面3个部分中,在表层10 cm水分含量下部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20 cm土层水分含量上中下3部分相差无几,而在30 cm以下到100 cm,土壤水分含量由高到低基本上是上部、下部和中部.坡面上的林带在相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显著低于豆地,但因为宽度只有10 m左右,从变化趋势来看其影响深度仅在1 m以内.沟底林带地势低,表层水分较高,因宽度大而影响深度要超过1 m.麦地和豆地相比,土壤水分含量较低.
2006(2):40-44.
摘要:在陕北丘陵沟壑区,以油松纯林为对照,通过对油松与沙棘行状混交、带状混交和宽行混交沙棘平茬、宽行混交沙棘不平茬的油松树高、地径、树冠、顶梢生长、存活率等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方式混交的油松在栽后前3 a的生长状况与纯林无差异.当混交林的沙棘覆盖度达到70%以上后,行状混交和宽行混交沙棘不平茬的油松生长量开始下降,栽后6~7 a大量死亡,第8 a基本死完;宽行混交沙棘平茬的油松,随着平茬沙棘的萌生,油松的生长量大于纯林,在萌生沙棘生长的第3 a,沙棘覆盖度达40%~45%时,油松的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带状混交的油松,当沙棘侵入油松林带后,油松的生长量大于对照,当沙棘的覆盖度达40%~45%时,油松生长速度与纯林的差异明显.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对油松的生长影响显著,但滞后1 a.
2006(2):45-48.
摘要:根据辽宁省河道沙尘天气日趋增多的状况,从辽宁省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和分布特征入手,结合辽河滩地泥沙、植被情况现场调查,分析研究了辽河滩地形成沙尘天气的原因,并提出了辽河河道沙尘源治理途径和措施.
2006(2):49-53.
摘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提高水土流失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有效途径.以竣工的"长治"一期工程为例,在对研究区域的42个小流域进行了系统分类的基础上,以粮食消费和价值消费为人口的消费标准,分析了三峡库区42个小流域在治理前后的环境人口容量变化,以及水土保持投资规模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库区小流域可分为6类:经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后,42个小流域环境人口容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的第4类小流域从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角度来看,合理的投资规模为5.50×104元/km2左右.
2006(2):57-59.
摘要:以社会心理学、灾害社会学与社会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探讨人们在山地灾害发生的灾前、灾时、灾后的心理反应与行为特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山地灾害的防治,从而为山地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必要的社会心理学对策.
2006(2):60-64.
摘要:利用1995年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对锡林浩特市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0年间,锡林浩特草场资源退化趋势明显,高覆盖度草场明显减少,中、低覆盖度草场以及未利用地不断增加,草场资源向着恶性方向发展.此外,城镇扩展,毁草开荒等人类活动也破坏了大量优质草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研究区的景观格局日益破碎化,其中草地景观要素破碎化明显.草地资源是锡林浩特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其不断退化和破碎已经成为严重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该区农牧业的正常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急需解决.
2006(2):65-68.
摘要: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黄河上游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青海大通县为例,对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荒草地、天然灌丛等植被类型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与农田生态系统进行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灌丛等类型的生态效益指数均大于农田生态系统,其综合生态效益指数排列顺序为,天然云杉林>退耕林地>天然灌丛>农地>天然荒草地.这一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上游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2006(2):69-71.
摘要:概述了点、地块、坡面、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域侵蚀模数的物理概念和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其相关关系;介绍了不同尺度域侵蚀模数的测定和计算模型,对今后侵蚀产沙的监测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2006(2):72-74.
摘要: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粘结剂,选择沙拐枣为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原料配比对崩解时间的影响,确定了种子丸粒化的配方.该配方使种子重量增加了3~5倍,具有一定的吸水保水性能,不仅解决了飞播时种子随风飘移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种子崩解、营养、保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
2006(2):75-79.
摘要: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点出发,提出将高速公路上传统的开敞式蒸发池设计模式改为地埋式蓄水窖,充分集蓄利用雨水资源,以灌溉道路两侧农田内的经济作物或路域内绿化植物.这不仅可变废为宝,也改变了道路蒸发池的不雅景观.文中提出了一个容积为147 m3的窑窖和沉沙池结构设计图.
2006(2):78-80.
摘要:"长治"工程长期按"国家补助+地方匹配+农民自筹"的模式运行.湖北秭归在这种模式下较好地实施了"长治"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农村取消农业税和"两工"以后,工程建设资金中占80%的农民自筹部分没有了政策保障.着重介绍了秭归县新形势下捆绑资金实施"长治"工程,进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经验.
2006(2):81-84.
摘要:在衡阳地区紫色页岩分布较广,由于历史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尽快恢复生态结构,开发紫色页岩的经济前景、进行景观地貌改造、建设与利用,文中采用爆破小硐室方法,在紫色岩中产生深1.8 m、直径1.6 m左右的圆柱形坑体.通过水土保持、土体改良等措施,并优选出树(草)种,加快湘中紫色页岩的生态建设.与此同时,通过特殊爆破与山体造型,结合自然景观的特色进行人工景观的设计与造型,加快湘中紫色页岩景观建设.
2006(2):85-87.
摘要:在对陕北黄土高原库坝群泥沙淤积治理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该区地貌特征、水土流失成因出发,提出了解决库坝群泥沙淤积的途径.通过采用沟头、支毛沟、干沟及坡面的综合治理,实现相对就地拦截泥沙,从而达到控制库坝淤积的目的.
2006(2):88-90.
摘要:在野外调查和试验小区观测的基础上,对吴旗县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吴旗县植被覆盖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植被群落趋于稳定,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由此可见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是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2006(2):91-93.
摘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20 a余的经济快速发展,加上急剧的城市化,正在使这一优势环境条件变为劣势,区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分析了该区域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和未来水环境压力,提出了以污染物源头控制和流域综合调控为主的水环境对策,以期为区域水环境规划和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2006(2):94-99.
摘要:以广西马山县加方-古寨地区为例,在分析自然地理及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开发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空间的合理调配与岩溶石山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出了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
2006(2):100-103.
摘要:从山镇柞区域开发面临的主要任务出发,结合道路等区位条件的变化,进行其发展区位背景、资源特点与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研究,将山镇柞区域定位为以生态旅游、中药材产业、绿色食品基地、水力及矿产原材料开发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型区域,在此基础上划分为5个经济区.探讨区域开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研究山镇柞的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模式及开发新思路,提出该区域开发的三大主要方向、五个主要产业和对策措施.同时,进一步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区域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统一,是实现欠发达山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
2006(2):104-106.
摘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是新疆干旱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新疆水资源现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评价分析了现状条件下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问题提出了初步建议,为该区今后实现新疆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2006(2):107-110.
摘要:黑河流域地处干旱的甘(甘肃)蒙(内蒙古)西部,是这一带最大、全国第二大内陆水系.黑河水源于祁连山,山区岩石风化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携带大量可溶性盐类(主要是NaHCO3和Na2CO3)向黑河灌区汇集,使得该片土地盐分含量不断增加,土壤理化性质遭到破坏.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不合理活动也加剧了盐碱化的发生,这是河西走廊盐碱化面积不断扩大,盐碱化程度逐渐加强的主要原因.盲目毁草开荒,过度放牧、樵柴及采草,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特别是草原开荒将地下的盐碱翻到了地表,不利于植物生长.植被的大量减少又加剧了地表的蒸发作用,将盐碱带到地表,从而加剧了土地盐碱化.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盐碱化土地和碱斑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连片的碱斑和不毛之地.在盐碱化土地的治理和恢复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的原则,根据盐碱化的程度、特征,及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黑河灌区修复改良盐碱土的可行性措施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农业技术措施、水利工程措施、生物改良措施和化学改良措施.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