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试验研究
    • 137Cs法研究黄土区耕垦历史不同的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分异

      2005(1):1-4. CSTR:

      摘要 (1365) HTML (0) PDF 207.95 K (15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核素示踪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和以线控面为基本研究方法,在提出坡面平均坡度和坡面核素平均面积浓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延安燕沟流域不同开垦历史的农耕地坡面土壤侵蚀强度分异。通过不同开垦历史的坡面侵蚀模数与开垦时间、坡度、坡长的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侵蚀模数与开垦时间的相关程度最大,其次是坡度,与坡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坡面土壤侵蚀强度随开垦年限的增长呈增加趋势,说明人为破坏植被、不合理开垦导致的人为加速侵蚀是近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基于RS和GIS技术对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土壤水蚀风险评估(英文)

      2005(1):5-10.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05.01.002 CSTR:

      摘要 (1760) HTML (0) PDF 359.41 K (39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进行中国陕西省北部地区的土壤水蚀风险评估。综合运用RS和GIS技术以及修订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简称RUSLE)来定量化地评估土壤侵蚀。建立了一个关于土壤侵蚀、斜坡长度/坡度、降雨侵蚀和人类活动的评估系统。评估值输入修订的世界土壤亏损方程式中,用来计算土壤退化进程的风险,土壤退化又叫土壤侵蚀。利用榆林和靖边两地区的1987年和1999年的陆地卫星TM传感图像来制作研究区土地使用/覆盖情况的地图,然后用这些地图产生RUSLE方程中的人类活动因子。使用ERmapper/Info两个软件来管理和处理主要数据,及处理卫星图像和表格数据源。根据统计分析,3985.9km2(33.12%)的土地面积有轻微到中度的土壤侵蚀,2941.4km2(24.44%)的土地面积有高的土壤侵蚀,总土地面积中3522.1km2(29.27%)正面临着很高的土壤侵蚀风险,总体上来说,研究区处于高的土壤水蚀风险中。

    • 延河流域主要水文要素时变过程分析

      2005(1):11-14,36. CSTR:

      摘要 (1241) HTML (0) PDF 295.72 K (11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延河流域降水、径流和泥沙等水文要素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的年内分配及年际变化进行了时变过程分析。以探求区域植被重建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三个水文基本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年内分布趋于均匀和年际变化趋缓的趋势。20世纪70-90年代比60年代流域平均面雨量分别减少了10.5%,11.7%和14.0%,年径流量分别减少了19.0%,12.9%和22.6%,年输沙量分别减少了21.1%,46.2%和41.7%。

    •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叶杨林生长的空间差异分析--以吴旗县为例

      2005(1):15-17,24. CSTR:

      摘要 (1286) HTML (0) PDF 184.28 K (18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叶杨是黄土高原地区栽植较为广泛的树种之一。通过对不同坡位小叶杨纯林和小叶杨+沙棘混交林中的小叶杨的生长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坡下位的小叶杨生长良好,郁闭度为30%,树高可达12.67m,而坡中位和坡上位的小叶杨树高仅为5.70m和5.21m,相差1倍以上。地径、胸径、枝下高和冠幅生长状况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以沟谷地带的小叶杨的生长位为基点,则坡下部、中部和上部的小叶杨的树高和胸径相对生长潜力分别为沟谷小叶杨的77.53%,34.88%,31.88%和75.59%,39.51%,33.36%;但小叶杨与沙棘混交后,生长表现较为良好;混交林的覆盖度最高、并且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较多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小叶杨作为该地区的一个隐域树种,除沟谷等一些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外,不宜进行大面积栽植。

    •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草特性分析

      2005(1):18-20,32. CSTR:

      摘要 (1176) HTML (0) PDF 211.04 K (14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促进旱区草业开发、畜牧业基地建设和生态农业发展,筛选出再生性强、产量水平高、WUE高的人工牧草品种,我们于2001-2002年研究了12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再生草产量、再生草生长速度以及再生草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所有引进种二茬草的再生速度都比当地品种会宁快,三茬草中大多数引进种再生速度比当地品种会宁快。所有引进种再生草的产量都高于当地品种会宁。阿尔冈金、苜蓿王、西香、西河、WL-323ML等品种再生草产量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再生性强。

    • 干旱阳坡侧柏造林成活率及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2005(1):21-24. CSTR:

      摘要 (1092) HTML (0) PDF 185.76 K (1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侧柏在干旱阳坡植苗造林的最适期为春季气温稳定在10℃-17℃之间,提前或推后栽植均会降低造林成活率。幼林年生长有一个低谷期和2个峰期,其分界在7月上、中旬,且前期生长量大于后期;生长期降雨对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温对生长有抑制作用;侧柏虽耐干旱,但对水分需要量大于热量;对降雨反应敏感,反应速度约10d时间。

    • >研究简报
    •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聚落生存对策研究

      2005(1):25-28. CSTR:

      摘要 (1145) HTML (0) PDF 193.07 K (1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现阶段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现状和防止土壤侵蚀的主要措施,通过建立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防治系统模型,立足系统防治和聚落生存,提出了有关建议。主要包括现阶段土壤侵蚀防治措施的不足之处;自然侵蚀因子防治的概念模型;以及人为侵蚀因子防治的基本方案。

    •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2005(1):29-32. CSTR:

      摘要 (1084) HTML (0) PDF 194.24 K (15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1986年和2000年TM/ETM卫星遥感数据,运用GIS软件分析了黄河源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借助Excel软件进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源区近15a来高覆盖度草地、湿地和冰川面积急剧减少,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土地荒漠化程度加剧,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下降。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景观多样性和分维数呈下降趋势,优势度上升。

    • 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土壤和水指标的研制

      2005(1):33-36. CSTR:

      摘要 (1188) HTML (0) PDF 187.74 K (1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热带天然林区域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应用《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对土壤和水做状态报告,进行适用性评价。结合中国热带天然林地区水土资源情况和森林经营特点,研制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土壤和水指标及其应用手册,并且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研究案例与模式

      2005(1):37-40. CSTR:

      摘要 (1138) HTML (0) PDF 206.40 K (2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景观作用。以西岳华山为例,系统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其进行现状评价;以此为基础针对华山植物景观特色提出风景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措施;最后在总结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群落特征、干扰特征以及恢复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区景观开发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并总结出"现状分析-现状评价-保护性开发利用"这一研究模式,可对同类型风景区的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连续干旱对土壤水分与植物存活影响调查研究

      2005(1):41-43. CSTR:

      摘要 (1067) HTML (0) PDF 148.92 K (1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陕北1997-2001年连续5a干旱,通过对陕西省绥德县各种植物存活、生长情况实地调查,取样测定各层土壤水分含量,分析了该区干旱的因素。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水分极低,干层加大,土壤干化严重,草地、农耕地0-100cm以内土壤含水量均低于4.2%,林地0-180cm内仅3.6%,刺槐林地0-500cm平均仅4.2%。导致植物大片死亡,农作物减产,有的作物不能适时播种甚至绝收。调查发现一些植物如侧柏、枣树、柠条、臭瓜、绿豆、高粱等表现出高度的耐旱特性。为今后防旱抗旱、退耕还林(草)及作物布局和品种的选择提供借鉴作用和科学依据。

    • 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的水分常数分析

      2005(1):44-47,50. CSTR:

      摘要 (1108) HTML (0) PDF 218.23 K (13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材混合物的有效持水量是评价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模拟岩石坡面进行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实验,研究了有机质及保水剂含量对基材混合物水分常数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对合理选择基材混合物的组成及使用比例有重要意义。

    • 东北黑土区地域界定及其水土保持区划探析

      2005(1):48-50. CSTR:

      摘要 (1104) HTML (0) PDF 174.86 K (16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于东北黑土区的地域界定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一概念的悬疑又直接影响到《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地理界定和措施选取,从土壤、地貌和经济结构三个角度论述了广义东北黑土区的地域范围,并结合该区水土保持区划成果对黑土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 >应用技术
    • 土地沙漠化程度的景观尺度评价

      2005(1):51-53,67. CSTR:

      摘要 (1152) HTML (0) PDF 209.58 K (17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于土地沙漠化程度的量化评价至今仍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沙漠化指数来表达区域土地的沙漠化程度。以全国沙漠化土地普查资料为基础数据源,首先确定了对具体的沙漠化土地斑块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然后分别对中国北方12省区沙漠化重点县进行土地沙漠化程度计算,结果表明,沙漠化指数的分布趋势与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分布趋势相似,沙漠化指数可以相对准确地体现区域沙漠化程度。

    • 宁夏南部水土流失区坡面造林整地工程设计

      2005(1):54-59. CSTR:

      摘要 (1031) HTML (0) PDF 1.65 M (1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宁南山区的气候、土壤、造林树种等,按照林草植被建设的水分需求规律,对不同水土流失区的反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3种整地方式的集流坡面长度进行分析与推算,计算出了不同坡度、植树带宽度下的集流坡长。

    • 土坡稳定分析的改进条分法

      2005(1):60-63. CSTR:

      摘要 (1113) HTML (0) PDF 188.72 K (1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圆弧条分法是土坡稳定分析常用方法之一,但该方法假定各土条稳定性相等且与整个土坡相等,这种假定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属于不严密的刚体极限平衡法。以简单土坡为研究模型,将圆弧条分法加以改进:假定土条间传递水平内力,考虑土条稳定性不等时,研究各土条间的传力规律,提出土坡稳定状态的判别条件,分析并推导出土坡稳定情况下,计算条间力大小的理论公式;并按照分合性原则和滑动系数的重量加权平均原则,推导了由土条稳定系数计算土坡稳定系数的理论公式。

    • GIS支持下辽河中下游土壤侵蚀遥感动态分析

      2005(1):64-67. CSTR:

      摘要 (1118) HTML (0) PDF 197.16 K (1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国家"九五"项目支持下,结合辽宁省两次遥感侵蚀调查工作和松辽中下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遥感技术和GIS的支持下,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辽河中下游流域土壤侵蚀变化规律。

    •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研究

      2005(1):68-70,74. CSTR:

      摘要 (1085) HTML (0) PDF 312.43 K (2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区域土壤侵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综合分析了影响福建省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降水、地形起伏、土壤质地、植被因子和人为活动因子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对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福建省的自然环境特征,确定了影响福建省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和敏感性等级。在GIS软件支持下,完成了评价指标数据的提取和集成,并按照敏感性等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小流域水源涵养林林木耗水基于3S技术的量化分析

      2005(1):71-74. CSTR:

      摘要 (1064) HTML (0) PDF 960.10 K (1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的分析,基于3维地学模型的理论进行水源涵养林耗水量化分析和可视化模拟。根据不同时相的地面林斑、光照、温度、坡向、林分类型变化进行的水源涵养林耗水量的计算。小流域水源涵养林耗水量化分析对于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保护水源、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3S技术应用的研究,通过GPS,RS获取空间数据,以GIS为分析平台,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林分类型、土壤类型等矢量图层,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连接、矢量数据运算等操作,采用综合彭曼公式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水源涵养林单木耗水量。

    • 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构想

      2005(1):75-77. CSTR:

      摘要 (1072) HTML (0) PDF 156.99 K (1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定西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由综合典型监测站、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临时监测点和区域内水文站点3部分组成。综合典型监测站设在安定区安家沟流域,由21个径流小区、1个卡口站和1个气象站组成;水文站点由安定区的东河、西河水文站、通渭县景屏水文站、渭源县清源水文站、临洮县红旗水文站和李家村水文站及岷县水文站组成,观测任务由定西水文水资源局负责实施;临时监测点由安定区的道回沟、渭源县的唐家河、陇西县的揭皮沟3条坝系和安定区、通渭县的生态修复项目两大部分5个点组成。

    • >综合治理
    •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2005(1):78-81,87. CSTR:

      摘要 (1137) HTML (0) PDF 797.68 K (1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河下游的防洪工程在保护两岸防洪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对沿线生态环境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具有线长、点多,以土石结构为主等特点。若从单个工程来看,其环境影响不大,但从整个工程体系来看,其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绵长的工程干扰了河道内外的自然平衡,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干支流上防洪水库的调蓄对水沙系列的削减作用对河口生态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防洪工程的建设则会诱发新的水土流失。最后,根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原则,探讨了改善防洪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的对策。

    • 太行山石灰岩山地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试验研究

      2005(1):82-87. CSTR:

      摘要 (1066) HTML (0) PDF 283.04 K (1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对白庄小流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编制和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并制定了白庄小流域的治理规划。根据治理开发规划,在太行山石灰岩山区建立了"顶梁截蓄、沟坡拦蓄、坡脚存蓄、蓄满疏排","三蓄一排"的完整的工程防护体系;围绕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这一目标,开展了优化种植、果林生态、品种嫁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对白庄村畜牧业现状及内部生态系统循环机制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找到了畜牧业发展的症结。决定流域内发展牲畜数量的2个因素:一是市场需要;二是流域内部植物的饲料转化量。针对太行山石灰岩山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小流域在不同发展时期畜牧养殖业"以饲料量定牲畜,以市场定发展"的建设模式。

    • 采矿业对环境影响效应研究

      2005(1):88-91. CSTR:

      摘要 (1064) HTML (0) PDF 262.06 K (1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矿对环境具有一定影响。辽西半干旱区和辽东半湿润区野外定点观测结果表明:矿区气温,夏季高于对照2℃-7℃,春秋季节低于对照区。矿业弃物堆(岩土)含水量低于对照6-11个百分点,在干旱期,岩土含水量仅为植物萎蔫含水量甚至更低。矿业弃物堆的蒸发量高于对照1-5mm,但矿区的空气相对温度却明显低于对照。由此说明,矿区环境条件迥别于周边环境,更趋于沙漠区的自然环境。

    • 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

      2005(1):92-95. CSTR:

      摘要 (1136) HTML (0) PDF 190.83 K (1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辽宁省黑土区位于我国东北黑土区的南部,总面积约1.23×10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33×104km2,占辽宁省黑土区总面积的26.99%。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该区耕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河床抬高,水库淤积;环境污染严重;灾害频繁,损失加重。依据辽宁省黑土区水土流失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 内蒙古希拉穆仁退化草场恢复治理的生态对策

      2005(1):96-98. CSTR:

      摘要 (1051) HTML (0) PDF 425.32 K (1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度放牧和旅游践踏导致了希拉穆仁草原严重的退化、沙化。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十分重视维持生态平衡。采取科学对策尽快治理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 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初探

      2005(1):99-103. CSTR:

      摘要 (1099) HTML (0) PDF 418.84 K (15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注并保障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系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提出了应用RS与GIS-EIS耦合技术进行评价、预警、仿真和优化,从而构成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的完整体系。

    • 河北省湿地治理与保护研究

      2005(1):104-106. CSTR:

      摘要 (1039) HTML (0) PDF 539.49 K (16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北省湿地可以分为内陆河湿地、天然洼淀湿地、水库周边湿地、滦河口湿地、河道湿地共5种类型。因地理位置不同,水位水体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针对不同类型湿地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湿地治理主要采取补水、防止污染、植物与化学治理等措施。湿地保护要注重动植物的保护,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局面。

    • 国外退耕实践及其对我国退耕工程实施的启示

      2005(1):107-110. CSTR:

      摘要 (1061) HTML (0) PDF 235.30 K (1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国情不同,国外的退耕具有多种目的,如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粮食过剩、保护生物多样性、景观重建、减缓温室效应等。分析国外退耕实践可知,经济实力是退耕实施的基础,粮食赢余是退耕实施的保障;劳动力的转移为退耕提供了条件。此外,退耕还林的实施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税收政策的改变。为使我国生态退耕得以顺利实施,必须一方面加强经济建设和粮食生产,为退耕实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真正使退耕农户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并通过推行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妥善安排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