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试验研究
    • 吉林省西部土壤退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2003(2):1-4,8. CSTR:

      摘要 (1305) HTML (0) PDF 501.20 K (1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吉林省西部土壤退化典型地区大安市和长岭县为例,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土壤退化特征及机理。该地区的土壤退化主要表现为营养成分的减少,有害的盐碱成份的增加。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土壤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素,人类不合理活动是土壤退化的诱发因素和主要因素。借助于GIS,SPSS技术,揭示了土壤化学成分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动态变化和分布规律。该区的土层结构复杂,土壤剖面含盐量的分布呈“T”形、正“梯”形、负“梯形”和“柱”形等形态。

    • 向海湿地全硫与有效硫垂向分布

      2003(2):5-8. CSTR:

      摘要 (840) HTML (0) PDF 387.80 K (15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取霍林河下游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沉积芯采样钻钻孔采样方法,采集了2个沉积柱芯共78个样品,对不同粒级沉积物全硫与有效硫及TOC,pH在剖面中的分布进行高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芦苇沼泽与沼泽化草甸沉积物全硫与有效硫平均含量高值均出现在细粒,即粉砂与黏土粒级中。向海湿地沉积物全硫接近于世界土壤中硫的平均含量700 mg/kg。虽然程度不同,但不同粒径沉积物除剖面特殊层序外均呈现出一定的分层性:即从上到下,全硫的含量呈递减趋势,并且硫主要富集在草根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对沉积物中硫的贡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有机质含量高,总硫、有效硫含量也高,反之亦然。但随沉积环境不同,并非每种粒径沉积物中硫与有机质都有很大相关性。

    • 典型半自然稀树草原雨季中末期土壤水分分异规律的研究

      2003(2):9-14. CSTR:

      摘要 (941) HTML (0) PDF 538.50 K (1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雨季中末期典型半自然稀树草原土壤水分进行研究,得出了雨季中末期区域内黏性燥红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黏性燥红土与壤性燥红土的水分含量时空变化特征的对照、壤性燥红土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小流域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含量空间分异特征等土壤水分分布规律。

    • 嫩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分析

      2003(2):15-18. CSTR:

      摘要 (1171) HTML (0) PDF 352.96 K (16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泥鳅河和科洛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河流径流量的关系。森林覆被变化导致了流域用水量的减少,而这部分并没有形成地表径流,而是存储在了森林和草地转变成的沼泽湿地中。科洛河流域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减少增加了地表径流,而且林地变化的影响大于耕地的变化。流域土地覆被变化与流域河流径流量的关系复杂,并非单一的覆被类型变化起主导作用,而是各种变化耦合作用影响了河流径流,但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沼泽湿地的变化。

    • >研究简报
    • 花江喀斯特峡谷示范区土壤侵蚀调查

      2003(2):19-22. CSTR:

      摘要 (1217) HTML (0) PDF 456.60 K (1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埋桩、沉沙池和谷坊的实地监测数据为依据,以岩组、地表组成物质为基础,根据坡度、土地利用、植被来类推每个小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得出花江示范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类结果,并简要分析了地形地貌、岩性、土壤、植被、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桑树坪井田地下水化学特征及矿井水的再生利用

      2003(2):23-25. CSTR:

      摘要 (1172) HTML (0) PDF 293.43 K (13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介绍了桑树坪井田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按地层的含水性将井田含水层划分为第四系砂砾石层孔隙潜水中等含水层组(H1)、二叠系砂岩裂隙承压弱含水层组(H2)、石炭系砂岩灰岩裂隙承压极弱含水层组(H3)和奥陶系石灰岩溶隙溶洞承压强含水层组(H4)等4种类型。在分析各含水层组水质特征及矿井水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得出奥灰水是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针对该井田矿井水硬度大,矿化度SO42-含量高的水质特征,提出了以物理一物理化学方法为基础,以电渗析法为主的净化处理矿井水方法。

    • 施加PAM条件下土壤养分淋溶试验研究

      2003(2):26-28. CSTR:

      摘要 (1189) HTML (0) PDF 280.11 K (1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关中塿土经PAM处理后,土壤中氮、磷、钾的淋溶状况,试验结果表明,经PAM处理后,土壤淋溶液中N,P,K累积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42.40%,43.85%和68.19%。同时,不同浓度PAM的试验结果发现,增加PAM浓度能使土壤淋溶液中N,P,K累积量进一步减少。

    • 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信息结构模型

      2003(2):29-32. CSTR:

      摘要 (834) HTML (0) PDF 527.98 K (1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理环境的异质性决定了土壤侵蚀景观信息具有水平异质性和垂直异质性特点。景观信息异质性的成因类型有人类活动、地质体结构差异、高程带。根据湖北省土壤侵蚀景观结构的具体特点,建立了土壤加速侵蚀的斑-廊-基模型、土壤背景侵蚀的环-斑模型和综合性垂直分异3类土壤侵蚀景观信息结构模型。模型科学地揭示了不同强度的土壤侵蚀发生区位、致灾因子和土壤侵蚀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通过该模型可以预测土壤侵蚀的发生、发展态势,明确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区位及区位内的首要治理因子。

    • >应用技术
    • 稀土配合物农用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2003(2):33-35. CSTR:

      摘要 (1081) HTML (0) PDF 281.71 K (13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稀土(La,Nd)与唑类二元和三元配合物及其稀土盐对耕作土壤中细菌、霉菌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各供试稀土盐配合物在浓度小于1.5 mg/g时对土壤生物活性影响不大。当浓度大于3mg/g时,对土壤中细菌、霉菌及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化合物浓度为15mg/g土样中:细菌生长的抑制率达47%-63%,霉菌为23%-34%,过氧化氢酶抑制率为9.5%-38.7%,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稀土化合物农用对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 利用卫星遥感和GIS技术进行昭通地区土壤侵蚀调查研究

      2003(2):36-39. CSTR:

      摘要 (870) HTML (0) PDF 453.44 K (1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了昭通地区土壤侵蚀成因和规律后,本研究选择了植被盖度和坡度作为确定土壤侵蚀等级的主导因子。利用1999年昭通地区TM卫星图像进行判读,提取植被盖度、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从地形图提取坡度信息;最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通用软件工具ARC/INFO7.11和AR-CVIEW3.2进行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析,得到了土壤侵蚀等级空间分布图。根据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统计分析结果对长防林(云南部分)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尤其是土壤侵蚀的治理作出了科学评价。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数据结构DEM转换精度研究

      2003(2):40-42,45. CSTR:

      摘要 (1057) HTML (0) PDF 552.45 K (13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栅格DEM与TIN是DEM表面建模主要的2种方法。应用DEM进行地形分析时,栅格DEM与TIN的相互转换非常必要,但在转换中所产生的误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绥德县韭园沟流域为实验区,采用高精度的1:1万DEM为基准数据,探讨不同转换参数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栅格DEM表面高程误差随着TIN的转换阈值的增大而增大、所提取的地面坡度、沟壑密度的精度随之降低。TIN的转换阈值以5 m为较为理想的指标。

    • LTW-1型径流泥沙含量与流量动态测量系统研究

      2003(2):43-45. CSTR:

      摘要 (1081) HTML (0) PDF 307.38 K (1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简要地阐述了泥沙含量与流量动态测量系统的基本测量原理及其基本组成,包括了4个子系统:自动采样系统,自动测量系统,数据分析、输出及查询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通过大量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不仅能够达到一定的测量精度,而且还能够实时、在线、动态地测量室内或野外径流泥沙含量与流量,并实现数据便捷地传输、存取等功能。

    • 安塞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优良牧草引种研究

      2003(2):46-49. CSTR:

      摘要 (1037) HTML (0) PDF 396.98 K (1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安塞试区种植的优良草种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ess,禾本科)、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豆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红豆草(Onobryhis viciaefolia scop,豆科)、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豆科)从生理生态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择适合于黄土丘陵区人工高产草地和改良放牧地的优良草种,为发展草地畜牧业和草地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

    • >综合治理
    • 集水背景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

      2003(2):50-52,63. CSTR:

      摘要 (1354) HTML (0) PDF 425.92 K (1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天然降雨总量不足且供需错位,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环境不断恶化。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以集蓄雨水为基础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河南省淅川县铁瓦河小流域为例,总结了该地区集水背景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管理形式,并论述了集水背景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适合性。

    • 牡丹江流域中下游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及效益分析

      2003(2):53-55. CSTR:

      摘要 (871) HTML (0) PDF 304.55 K (12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查清牡丹江流域中下游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和特点,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角度,对预防监督、生态监测、技术支持内容进行了论述,结合耕作、林草、工程措施提出了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规模。对该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各项效益显著,且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

    • 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调控对策

      2003(2):56-59. CSTR:

      摘要 (1317) HTML (0) PDF 424.38 K (14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保证和前提条件。限制因素的识别是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制订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实施综合措施的关键步骤。以南京市江浦县为例,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及其调控对策。研究表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生态灾害频繁发生、系统抗干扰能力不强等是该区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资源、增强系统抗性、控制生态灾害”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江浦县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云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其防治对策

      2003(2):60-63. CSTR:

      摘要 (849) HTML (0) PDF 396.41 K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之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持水土资源,恢复、重建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施大江大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的防治策略。

    • 高等级公路水土保持绿化工程方案探讨

      2003(2):64-66. CSTR:

      摘要 (1103) HTML (0) PDF 298.99 K (13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天水一谗口高等级公路工程为例,系统地介绍了可行性研究阶段水土保持方案中绿化工程设计的要求及内容。首先根据项目主体的要求,确定不同绿化功能和要求的地块的分布和面积,并划分不同的防治分区;其次分析和评价各类绿化地的立地条件,合理划分立地因子,提出不同防治分区各绿化地块拟采用的植物种及布局方案;最后,根据项目立体建设的要求,研究项目对绿化的特殊要求,提出可行的绿化方案,并进行典型设计。

    • >简讯
    • 《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度被评为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

      2003(2):66-66. CSTR:

      摘要 (608) HTML (0) PDF 113.23 K (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2002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期刊审读评比中,《水土保持通报》被评为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发证机关为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 >综合研究
    • 中美水土保持成就对比

      2003(2):67-68,72. CSTR:

      摘要 (856) HTML (0) PDF 296.95 K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遭受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且两国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概述了两个国家土壤侵蚀现状,总结了两个国家的水土保持成就,并对中美水土保持科技合作领域提出了建议。

    • 7Be在坡面土壤侵蚀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03(2):69-72. CSTR:

      摘要 (1044) HTML (0) PDF 397.87 K (11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7Be是自然界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核素,半衰期为53.3d,通过干湿沉降到达地表,被土壤颗粒强烈吸附,随土粒的迁移而发生再分布,因此可作为土壤侵蚀的示踪剂。本文就将7Be目前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做了介绍,并对今后利用7Be示踪土壤侵蚀提出了建议。

    • 水库修建对黄河水沙问题的负面影响

      2003(2):73-76. CSTR:

      摘要 (935) HTML (0) PDF 568.73 K (15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修建水库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治理水患、满足生产生活用水和用电需求重要途径之一。水利工程固然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巨大的环境代价不容忽视。尤其近几十年在“水沙异源、水少沙多、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黄河上修堤筑坝、修建水库,改变了黄河的水沙条件,严重影响了水沙运行环境。主要从水库尤其是龙羊峡、刘家峡和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与运作对黄河中下游水沙问题与流域造成的环境影响着手,通过近几十年来黄河径流、流域来水来沙情况及河道形态等在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数据分析,指出水库建设对黄河水沙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了黄河中高流量频次,使得黄河径流出现显著均匀化、可控化的特征;影响黄河天然的来水来沙状况,造成河道淤积增强;加剧黄河断流;从而更加恶化黄河洪水和泥沙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黄河水沙问题的相关解决对策。

    •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前期工作有关问题探讨

      2003(2):77-78. CSTR:

      摘要 (1034) HTML (0) PDF 210.92 K (10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原有水土保持项目基础上,于2001年3月正式推出和启动的一项流域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工程主要包括通过黄河委员会下达投资而开展的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是黄河流域历史上准备时间最长、前期工作最充分、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最严格的水土保持工程项目。自项目启动实施起,就积极试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和招标投标制,实行中央资金拨付报账制,推广专业队施工,既加快工程进度,又提高了工程

    • >水土保持专家论坛与介绍
    • 土壤物理学专家——Honton先生

      2003(2):79-79. CSTR:

      摘要 (777) HTML (0) PDF 498.19 K (9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Robert Horton,男,1954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郊外,童年移居美国麻萨诸塞州,并加入美国国籍。1975年,在德克萨斯州Agriculture and Mechanics(A&M)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1977年获士壤物理学硕士学位,1982年于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获土壤物理学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爱荷华州立大学做助教,1990年晋升教授,现为爱荷华州立大学农学院院长。从1982年开始,Horton先生一直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并被评为爱荷华州立大学最优秀研究生教师之一;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世界各国的7位硕士生、16位博士生和10位博士在他的指导下毕业。Horton先生的学生们目前已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担当重任,可谓桃李满天下。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