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对黄土高原治理的博弈结构进行了辨析 ,其次对计划经济和市场条件下水土治理中中央、地方和农户之间的博弈均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效率低下
摘要:退耕还林 (草 )工程及其生态环境效益发挥的影响因素较多 ,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之间 ,人为因素中社会经济活动层面、政策法规层面和观念与意识层面等不同层面之间可以相互影响。结合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试点 ,对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分析 ,表明各个因素对退耕工程生态环境效益发挥具有很大作用。同时建议考虑不同影响因素 ,丰富试点内容和形式 ,促进退耕工程能够理智进行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尽快长期发挥。
摘要: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地位,湿地是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的功能从生态环境功能和资源功能 2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其中生态环境功能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维系功能、水文过渡带功能和高效滤过截留作用等方面,资源功能主要包括水土资源环境功能、生物资源环境功能、休闲娱乐和科研宣教及社会人文价值功能等方面。
摘要: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时间变化 ,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区域差异的综合反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影响侵蚀的地表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地形地貌及降雨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侵蚀加速和水土保持治理程度。在土壤侵蚀遥感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各因素对土壤侵蚀强度区域分异影响的规律性。
摘要:遥感调查表明,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 )土壤侵蚀面积高达 4.19× 106 km2,占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的 86.86 %,占西部总面积的 62.31%,已严重制约当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西部地区土壤侵蚀区域特征及其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侵蚀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制约粮食增长、影响水资源环境、导致灾害发生和生态环境失调等一系列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便将土壤侵蚀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摘要:通过对福建省宁化禾口严重侵蚀紫色土采取粗放治理、强化治理、封禁治理 3种不同治理措施及对照群落的生物量和能量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强化治理的马尾松平均木生物量为 37.6 5 kg,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地的 2 .7倍和 13.7倍 ;群落总生物量为 5 6 .90 8t/ hm2 ,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的 3.1倍和2 7.5倍。不同治理措施群落各层次的干重热值大小顺序均为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对照则为乔木层 >草本层 ;不同治理措施群落的能量主要积累在乔木层中 ;强化治理的能量现存量为 114 76 4 .7k J/ m,分别是粗放治理和未治理的 3.1倍和 2 7.5倍。然而 ,强化治理的群落生物量和能量现存量仍低于 2 0世纪 6 0年代中期在原马尾松疏林地采取的封禁治理 ,表明处于严重退化阶段的紫色土生态恢复和重建具有长期性特点 ;同时表明侵蚀退化紫色土的治理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退化阶段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才能收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摘要:位于骊山的明圣宫滑坡是一个古滑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为进行稳定性评价,对滑坡的形成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明圣宫滑坡活动的原因是地层、大气降水、地下水、地貌条件、滑动带贯通、拉张裂隙形成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应用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得知,明圣宫滑坡已处于不稳定状态而必须及时整治,以防止灾害的进一步扩大。
摘要: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 10个环境指标作为影响封育区森林土壤肥力的关键因子 ,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封育区土壤肥力划分为 4个类型 ,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检验。在对 4个土壤肥力类型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肥力类型的植被恢复措施及其经营利用方向。其分析结果对合理利用、恢复土壤资源及营林有实际指导意义。
摘要:以三江平原毛果苔草湿地及其开垦后的农田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湿地开垦前后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差异及垂直分异。结果表明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要远高于农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 (土壤表层 K元素除外 ) ,其中 ,全 N含量相差 2 0多倍 ;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显著 ,都在 4 0 %以上 ,其中全 N含量的变异系数最高 ,达到 81.32 % ,而农田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异不太显著 ,都在 2 4 %以下 ,主要受水分条件和有机质的含量控制。
摘要:根据博弈论基本原理 ,探讨了在秦岭贫困山区实施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过程中 ,各经济利益主体的不同经济行为动机及其相关现象。研究指出 ,造成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实施低效的原因是各博弈主体由于利己思想 ,而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据此 ,必须建立以合作为中心 ,以符合各主体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协调机制 ,实现贫困山区退耕还林 (草 )和禁伐政策的顺利实施。
摘要:基于水土保持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地域模式已在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许多村级小尺度单元获得了成功。为能将这种模式推广到更大的地域范围 ,以位于延安的燕儿沟中尺度流域为例 ,在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总结该流域“九五”期间产业基础建设和大农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的基础上 ,对燕儿沟流域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评价 ,结果表明生态适宜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尺度条件下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摘要:借助神经网络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的优势 ,采用径向基函数 (RBF)来构造多层前馈 BP神经网络。根据某流域水系的水质监测的数据 ,建立一个对地面水质进行判别的多层前馈网络数学模型。以地面水质污染主要的 7项指标为训练样本 ,利用该网络对水质进行评价 ,并将计算结果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收敛速度较快 ,预测精度很高 ,效果优于其它方法。
摘要:研究选取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峁丘陵区、黄土低丘区以及黄土破碎塬区 4种地貌地区作为试验样区 ,采用高精度 1∶ 1万比例尺 5 m分辨率的 DEM为基准数据 ,应用比较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不同分辨率 DEM提取地面平均坡度精度的量化估算方法 ,所得到的精度计算数模表达式经验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也为建立全国范围的通用表达式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依据。
2002(3):58-58.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02.03.017 CSTR:
摘要:坡面径流是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动力 ,径流量计算是定量估算水土流失和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关键步骤。径流曲线数法是美国农业部开发的计算地表径流量的经验模型 ,它有使用简单、有效 ,且适用于资料匮乏地区等优点。介绍了径流曲线数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并以陕西安塞 2 5个小区的降雨径流资料 (次降雨 )为基础 ,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曲线数 (CN )值大小 ,并分析研究了 CN值和各影响因子间的关系 ,对该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使用的有效性也进行了评定。
摘要:通过对西安—黄陵高等级公路的实地考察 ,从边坡防护、改善环境、美化景观方面考虑 ,对西安—黄陵段高等级公路的绿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表明现有绿化不能达到改善环境、养护公路、充分体现陕西省公路部门面貌的目的。从公路预留带、中央隔离带、服务区和收费站对公路绿化进行了全面设计 ,并提出了高等级公路绿化管理的建议。
摘要: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区——河南南阳市汉水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讨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研究认为 ,严重的水土流失将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影响 ,其形成既有自然原因 ,更有移民返迁、人口负荷过大等人为原因 ,应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及妥善安置移民来治理水土流失。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实施 ,随着经济、社会逐步由农业化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变 ,势必对水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水利将不仅是农业的命脉 ,也成了工业的命脉 ,城市的命脉 ,整个经济、社会和人类生存的命脉。与此同时 ,水危机也日益加剧 ,而且已成为一个引起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这一点在陕西省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 ,很有研究的必要。
摘要:刘窑头流域为荒漠草原区的治理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即以治理土沙荒化 ,改善生态环境为中心 ,以浅层水开发引导农民致富为突破口 ,以造林、封山育林 (草 )、人工种草为手段 ,以提高土地生产率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为目的 ,发展区域经济 ,使流域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