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Ramsar公约》和《中国湿地调查纲要》以及结合中国湿地分类系统和方法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类型进行了三级划分 ,并分别概述了各类湿地的基本特征。黄河三角洲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蕴育了丰富的湿地资源 ,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贝壳沙资源以及海洋资源 ,但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部分湿地资源已开始退化甚至丧失 ,因此对其加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摘要:2000年3—5月北方发生了13次沙尘暴 ,使人们谈沙色变 ,记忆犹新 ,认识到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在恶化。沙尘暴是现有的水土流失 ,是严重的水土流失 ,是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恶果 ,是与滑坡、崩塌、泥石流类似的生态灾难。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是沙尘的主要沙源地 ,治理好该地区的水土流失 ,对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摘要:香花槐为蝶形花科槐树属落叶乔木,是著名的城市园林及道路绿化的优良香花树种,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是一个履待开发的木本花卉新品种1992年由吉林省集安市园艺特产研究所引入,经8a栽培试验,香花槐la开2次花,花多而花期长。
摘要:冻融作用是土地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 ,它与因地面强烈蒸发而引起的现代积盐过程有所区别 ,对冻融区域春季积盐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冻融过程中 ,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 ,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土壤冻结和融化形成了特殊的水盐运动规律 ,冻结过程中随着水分向冻层聚集 ,冻层以下土层及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冻层积累 ,整个冻层的土壤含盐量明显增加 ;在融化过程中 ,随着地表蒸发逐渐强烈 ,使冬季逐渐累积于冻结层中的盐分 ,转而向地表强烈聚集 ,其强烈程度近乎“爆发式”。没化通之前 ,冻层象一块连续不断的大隔水层 ,隔断了冻层之上土壤水分与冻层之下潜水的联系 ,此时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与地下水位没有直接联系 ,而是受冻层以上冻融滞水的直接影响。所以用潜水临界深度来解释春季“爆发式”积盐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
摘要:采用水量平衡的方法研究了火地塘林区混交林对降雨的再分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7-10月份 ,试验区内林冠截留量 126.58mm,树干茎流量 11.69mm,透过雨量 588.2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的17.43% ,1.61%和 80.96% ,大部分降水以林内雨的形式进入林下 ;枯落物截留水量 85.01mm,占同期降雨总量的11.75% ,在蓄留降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林地土壤蓄水量变幅为53.45mm,对削减洪峰流量、调节河川径流、缩短枯水期有重要意义 ;在林分水量平衡中 ,蒸发散量为 521.01mm,径流总量为155.24mm,土壤贮水量变化量为 + 50.09mm,分别占同期降雨总量726.34mm的71.73% ,21.37%和6.9% ,蒸发散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输出中最重要的一项。
摘要:贵州省是一个喀斯特特别发育的省 ,水土流失强度和水土流失潜在危险程度均较大。近几年来 ,水土流失状况仍呈加剧趋势 ,不断出现的洪涝灾害 ,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在 GIS(地理信息系统 )支持下的遥感技术 ,对贵州省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调查、时空分布变化及评价分析 ,并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法 ,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及西部大开发中提出的生态治理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
摘要: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演变过程和 3种不同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的分析 ,提出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摘要:通过对 37个森林类型的研究得知 ,湖南省森林的贮水水平偏低 ,全蓄水量平均为 4102.9hm2,有效贮水量为 830.2 hm2;天然林、人工林、林下造林形成的模拟自然生态林一次最大有效贮水量分别为1049.7,534.5,764.0 t/ hm2.在天然林中,近成熟林和成熟林、中龄林、幼林分别为 1285.1,1065.4,798.5 t/hm2 ;人工林 3个龄级的森林分别为 642.5,563.0,534.5t/hm2.根据目前森林结构质量差、贮水功能偏低的现象 ,提出了湖南林地土壤持水性能改良的技术对策
摘要:根据陕北丘陵沟壑区川地、坡地以及不同坡向、不同坡位的气候条件 ,提出果树的最佳适栽地块。通过对陕北丘陵沟壑区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分析 ,提出了适合于该区的果树节水灌溉方法和灌溉量。
摘要:纵坡是泥石流排导槽设计重要参数之一。通过试验研究 ,对2组粒径级配 ,8种不同容重的泥石流在排导槽内运动最小纵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1)粒径小于0.05mm的泥流可以在很小排导坡度下流动 ;同一容重、级配的泥石流 ,随排导槽纵坡减小 ,槽内运动速度逐渐减缓 ,泥深增大 ;(2 )随泥石流容重的增大 ,排泄其所需纵坡将增加 ;泥石流最小不淤纵坡除与容重有关外 ,还与固体物质粒径大小、细颗粒含量等有密切关系。
摘要:为充分开发利用四川盆地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 15 %的坡坎 ,研究了坡坎的水土保持技术 :稻草覆盖、集水坑洞、种植黑麦草和等高扎稻草埂的效益。结果表明这些措施都有一定效果 ,其中 ,种植黑麦草在试验条件下 ,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作用 ,其次是扎草埂和稻草覆盖。保水效益较好的是稻草覆盖和集水坑洞措施 ,因为它们在雨后几天内能释放其接纳的部分雨水.
摘要:区域水土流失的快速调查和评价对于水土保持宏观决策、灾情快速反应以及水土流失定期公告制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探索和 3S技术应用的研究 ,提出了区域水土流失宏观快速定量评价的方法及其实现的技术路线 ,并以整个黄土高原为研究区进行了实例研究 ,确定了一套适于该区水土流失宏观定量评价的指标 ,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研究区一定年限内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评价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摘要:该无线电遥控监测警报系统 ,主要是针对山区特殊环境 (山崩、滑坡 )的地质灾害。通过监测的办法 ,获得滑坡的动态变化数据资料 ,对其做出稳定性的判断 ,并在出现险情时发出临滑预报或警报信息 ,直接为防灾避难服务 ,此研究就是针对如何捕捉崩滑前兆 ,使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轻到最低限度的实例。
摘要:在小流域治理效益的评价过程中,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文献[1]根据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性,利用信息论中熵的概念,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摘要:简要介绍了四川省宁南县推广应用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经验教训。等高固氮植物篱作为一种坡耕地水土保持和土壤培肥的有效方式 ,已为宁南县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为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改善生态环境 ,振兴县域经济 ,提出了大力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对策措施。
摘要:系统介绍了榆林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各项具体措施 ,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可为类似小流域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摘要:讨论了采伐、林地清理、整地、幼林抚育、林农复合经营、间伐等森林经营措施对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指出凡是能降低林地覆盖和对土壤性状发生负面影响的森林经营措施 ,均会增加土壤侵蚀 ,且干扰程度越大 ,土壤侵蚀越严重 ,特别是在土壤抗蚀性弱和降雨侵蚀力大的地段更为明显。不合理的林木采集和林地清理方式会增加土壤侵蚀 ,而整地、幼林抚育、林农复合经营措施采用不当 ,亦会加剧幼林地土壤侵蚀。为此 ,应加强传统森林经营措施对林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全面研究 ,在土壤侵蚀潜在危险性大的地段 ,应尽量降低经营措施对林地干扰强度 ,以达到保持水土 ,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的目的。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