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昌蒲 , 刘福 , 张世玲 , 杨爱民 , 龚振平 , 尹家峰
1997(3):1-5,20.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垄体的几何图形,推导出各种坡度垄作区田单个浅穴容积V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最佳挡距数学模型L=168θ-0.50.在利用人工模拟降雨检验此模型时,选择了2°,4°和6°坡的玉米和大豆坡耕地,比较最佳挡距、最大挡距和不设土挡的开放垄的拦蓄降雨量。最佳挡距拦蓄降雨量分别是54.8mm,50.4mm和42.06mm,比最大挡距分别多拦蓄18.4mm,19.9mm和19.7mm降雨。比不设土挡的分别多拦蓄49.4mm,44.6mm和39.9mm.在自然降雨条件下,6°大豆坡耕地最佳挡距的产量比最大挡距和不设挡的对照区分别增产22.3%和36.8%,证明此最佳挡距模型是可行的和可靠的
1997(3):6-8,62.
摘要:围绕神木水蚀交错带土壤侵蚀与生态环境演变关系及其整治这一主题,着重讨论系统定位监测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典型调查与定位观测相结合,分析研究该地区的气候,风蚀水蚀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通过建立一系列径流观测场和气象站,动态监测不同地形,利用人及水保措施条件下的土壤侵蚀过程,细沟的发展演变,风力特征与风蚀的关系,土壤侵蚀与土壤退化演变。同时结合侵蚀沟,集沙仪,模拟冲刷试验,土壤水分、养分等动态监测,初步建立了一套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动态监测研究体系。首次在风蚀水蚀生态环境脆弱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土壤水蚀风蚀生态观测站,获取了一系列宝贵资料,为该区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1997(3):16-20.
摘要:水土流失已被国际公认为影响环境的四大公害之一,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该文对黄土高原山区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环境、成因和特点及对城市环境的危害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对策与建议
1997(3):21-26.
摘要:该文以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谷--绿豆箐小流域有偿投入开发治理为例,分析了该治理模式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讨论提出了有偿投入开发治理小流域的五个条件:(1)效益高,贷款尝还有保障;(2)群众基础好,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建立,法律健全;(3)投入资金来源稳定可靠;(4)科学技术有储备;(5)管理工作正规化和法律化。根据有偿投入开发治理的高效益及条件,建议政府及主管部门尽快出台有偿投入开发治理小流域的政策和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997(3):27-30,36.
摘要:该区位于青藏高原南缘地带,为构造活动强烈、山地上升和河流下切速率较快的地区,流域相对高差在400~1500m左右,主谷比降在2°~35°,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历次强烈的构造运动,第四纪冰川,冰缘及地表风化作用,形成有多种类型的大量松散沉积物,提供了泥石流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泥石流爆发高峰期7~8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在时段降水分布中,10min降水量,在羊八井为6.2mm,拉萨为7.6mm,10min降水量可占30min降水量的72%~81%,显示了高山带降水强度较大的特点。即该区降水雨强度十分有利于泥石流形成和活动
1997(3):31-36.
摘要:该文主要研究了长武王东沟古滑坡分布和分类,以及现代滑坡的发育条件。通过现代滑坡的典型实例调查,系统分析了地形条件、新构造应力场、黄土地层、大气降水与地下水运动,以及人类活动对滑坡发育的影响
1997(3):37-43.
摘要:该文概述了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研究的主要成果;追踪国际土壤侵蚀研究动态;提出了深化该问题研究的设想,即以力学分析为主线,以实验模拟为手段,以侵蚀形态、物质、能量的时空联系为特色,揭示了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的物理力学成因,为水土保持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997(3):44-49.
摘要:核示踪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土壤侵蚀研究,使土壤侵蚀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使精确地监测泥沙来源成为可能。该文评述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137Cs、稀土元素(REE)、210Pb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进展
1997(3):50-54.
摘要:该文以大量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水土保持的功能作了分析,充分说明水土保持是防止山区水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及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强调搞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要亲自抓和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努力。还要发扬“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的精神,加大投入力度,查清家底,加快治理开发“四荒”资源步伐,方可凑效
1997(3):55-59.
摘要:该文回顾了Internet网络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及其主要功能。认为,Internet 网主要用于完成通讯任务及信息服务。概括为四个方面: 1.电子邮件;2. 远程上机;3. 文件传输; 4.WWW一个快捷的信息检索系统。并介绍了Inter net在水土保持信息服务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开发现有文献资源加快水土保持情报信息化进程的意见。
1997(3):60-62.
摘要:陕北地方品种红谷干种子经300Gy60Co-r射线照射,在M10代中选育出辐谷4号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等特点。1991~ 1995年已在黄土高原区推广10.03万hm2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7(3):63-63.
摘要:我国着名的地貌学和水土保持专家甘枝茂教授甘枝茂教授,男,生于1938年,陕西华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后留校任教至今。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