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6):11-20,32.
摘要:定西地区属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经坡地田间聚流技术试验研究表明:渗水孔耕作法,不仅能增强天然降雨入渗,而且还能增加入渗深度,减少地表蒸发,提高了降雨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保土、增收及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
1992(6):21-25.
摘要:通过定位试验,对宁南黄土丘陵区几种轮作方式的农田水分平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粮豆轮作方式(春豌豆—→春小麦—→春小麦—→糜子)能较好地调节土壤水分,使其轮作周期内的农田水分基本保持平衡状态;苜蓿参与草田轮作是可行的。当苜蓿生长到5至6年时,1m以上土层含水量基本适于耐旱作物种植(如谷子),经过2至3年种植作物后,2m以上土层含水量可得到恢复;春小麦长期连作水分亏缺矛盾不太突出,但会导致土壤肥力减退,病虫害蔓延,杂草滋生,降低生产力。
1992(6):26-32.
摘要:通过对花岗片麻岩山丘区坡改梯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一次性窄面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施工简便,费省效宏。如5°与10°坡改梯较传统方法省工25%左右,省料30%左右;较坡耕地水保效益提高75%以上,土壤养分损失明显减轻,汛期土壤含水量增加15%~20%,粮食增产20%~35%,提高土地利用率40%~50%。
1992(6):33-39.
摘要:该文对坡耕地改造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修建成坡式梯田,并逐步改造成水平梯田,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是一条改造坡耕地较好的途径,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修建坡式梯田较一次性修成水平梯田,减少用工80%,减少土方量75%;节约经费73%。并实现当年不减产,第2年增产,3至4年后增产幅度在10%以上。
1992(6):40-49.
摘要:根据黄土丘陵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与其相适应的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以利于蓄水、保土、培肥地力,提高单产,退耕陡坡,还林还草,促使农业生态系统逐渐向良性循环转变。为此,在大面积推广水平沟种植的基础上,进行了覆盖、留茬倒垄、沟内加土挡,坡地草田带状间作轮种、粮草灌宽带间作、川平地覆膜间作套种、深耕密植等水保耕作技术措施的试验研究,并对各种技术措施的蓄水、挡泥、培肥地力、增产增收效益作了评价。
1992(6):50-59.
摘要:根据不同类型区农作物生产条件,分析了旱地农作物生产潜势及生态适应性,对8个有代表性县的农作物最大生产潜力进行了估算,并对阻碍农作物最大生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农作物增产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992(6):60-63,77.
摘要: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黄土丘陵区土壤水分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土壤水分的垂直动态分布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即:水分不稳定层(0~40cm);中间过渡层(40~100cm);水分相对稳定层(100~200cm);旱作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与降雨的变化基本一致;作物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主要是当年降雨。
1992(6):64-70,77.
摘要:通过对旱塬地0~200cm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的定期观测,表明:旱塬地年内土壤水分动态,分为4个时期:晚春初夏强烈损失期;雨季恢复补充期;晚秋缓慢损失期;冬季早春相对稳定期。旱塬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分为3个层次,即水分速变层(0~20cm);水分活跃层(20~100cm);相对稳定层(100~200cm)。并在上述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旱塬地蓄水保土耕作技术措施等进行了专题研究,表明:旱塬地向日癸与大豆带状间作,具有明显的水保及经济效益;旱塬地推行作物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节约用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
1992(6):71-77.
摘要:通过沟垄耕作法与平作、垄作与堆作、间作与单作对比试验,表明坡耕地实行垄作与间作耕作技术后,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土增产效益。然而目前该县仍有30万亩坡地,因此建议在未进行坡改梯之前,应积极推广沟垄与间作蓄水保土耕作技术措施。
1992(6):78-82.
摘要:通过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在该区利用箭舌豌豆、2年生草木樨和毛笤子3种牧草,与当地主要农作物进行轮作、带状间作试验,结果表明:草田轮作及带状间作,不仅是恢复地力、培肥土壤,提高农作物和牧草产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而且水土保持效益明显,是一种保水保土和“用地养地”的科学种植制度。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