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十年树木”——纪念《水土保持通报》创刊十周年

      1991(1):0-0.

      摘要 (1143) HTML (0) PDF 98.75 K (1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保持通报》公开发行已经十周年了。她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和陕西省出版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特别是在全国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读者、作者的热情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水土保持通报》已成为全国发行量较大的自然科学期刊之一。并多次被评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技期刊,说明她站住了脚跟

    • 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整治对策

      1991(1):1-8,11.

      摘要 (1384) HTML (0) PDF 945.79 K (2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雨土和雨尘等泥质“细粒团”的形成和细小矿粒楔入粗粒等现象,作为只有经过风力吹扬搬运才能形成的“专一”特征,来检查250万年以来黄土高原各期黄土后,发现黄土确系西来黄尘在黄土高原上空与东来湿气相遇不断降落、堆积增厚所成。这样堆积以颗粒支架式接触为主的黄土层,本来就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后来因植被的繁生,尤其是禾本科草本植物根系的作用,而更加提高和巩固。这是在自然环境下,黄土高原堆积厚达100m以上完整的黄土——古土壤系列的唯一背景和根源。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剧烈进行,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为活动对天然植被的无情破坏,从根本上破坏了土壤的入渗和抗冲性能。当前黄土高原整治的对策也只有按照“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为战略目标,采取“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并与社会经济需求紧密结合,来安排土地合理利用和具体生产措施。

    • 长江上游的地面侵蚀与河流泥沙

      1991(1):9-17.

      摘要 (1644) HTML (0) PDF 2.87 M (18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研究了长江上游地面侵蚀和河流泥沙两个系统。认为长江上游地面侵蚀的发展主要受人类在农业耕作、林业开采、草原开发、修路、基建等方面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导致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大。同时作者还分析和预测了在禁止各种新的破坏情况下,预计到2000年按现有的治理速度,上游地区侵蚀量将由15.68亿t降到10.22亿t。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地区输移比远小于1,且受流域面积、地质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及人为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区预测地面侵蚀对河流泥沙的影响,认为今后在上游通过治理,使地面侵蚀量虽有较大减少,但河流泥沙的变化仍然较小,到2000年宜昌站平均悬移质输沙量将在4.88~5.02亿t之间变化。

    •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减沙效益的计算问题探讨

      1991(1):18-22,27.

      摘要 (1183) HTML (0) PDF 440.81 K (1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计算方法,一般都是根据治理前后输沙模数的差异进行推算。本文指出:输沙模数不单纯因为经过综合治理而减小;同时还受降雨情况的影响,因而变化幅度很大。并且输沙模数与降雨量等特征值的相关性不好,故给减沙效益计算带来许多困难。作者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输沙模数与径流量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可以根据径流量的变化情况,推算出降雨情况对输沙模数的影响,从而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减沙效益。

    • 关于侵蚀率的探讨

      1991(1):23-27.

      摘要 (1239) HTML (0) PDF 379.12 K (1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提出用侵蚀率(单位径流深度所产生的侵蚀深度)来描述土壤的抗蚀能力,并用侵蚀率比较同一地区不同时段或同一时段不同地区土壤抗蚀能力的变化,以监测人为活动,包括植树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据笔者对浑泥港流域水土流失趋势的分析结果,用侵蚀率描述水土流失有明显的优越性。

    • 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土壤侵蚀人为影响因素的分析

      1991(1):28-33.

      摘要 (1084) HTML (0) PDF 487.08 K (1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高原中部地区是典型的农业区,开荒扩种在本区表现突出,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成为制约本区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典型调查和总体分析相结合,对影响土壤侵蚀的人为因素进行了评价。认为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人口的失控增长,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工业化进程中对水土保持工作不十分重视等是人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几个主要方面。

    •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初探

      1991(1):34-38.

      摘要 (1470) HTML (0) PDF 351.84 K (1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对上黄村实施农林牧优化结构调整前后,农业生态系统能量供求状况的研究,认为实行以优化结构为中心的综合治理及注重对系统的物质能量输入,是农业生态系统由恶性向良性循环转化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农业生产问题的重要措施。

    • 从水土保持内涵浅析福建省水土保持科研工作

      1991(1):39-43.

      摘要 (1166) HTML (0) PDF 452.44 K (1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者通过近几年来对水土保持内涵的认识,及福建省水土保持科研机构和工作的见解、体会 ,进一步探讨了提高全省水土保持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问题。

    • 应用灰色系统动态模型群分析泾河流域减沙效益

      1991(1):44-48,53.

      摘要 (1567) HTML (0) PDF 369.54 K (13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泾河流域出口站(张家山站)1952~1985年34年实测输沙量为原始数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一套灰色动态模型群,对泾河流域1976~1985年10年减沙效益进行了分析。用水文法比较得到了理想结果,为计算较大流域减沙效益提供了新方法,并为较大流域的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预报提供了依据。

    • 复盛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

      1991(1):49-53.

      摘要 (1158) HTML (0) PDF 405.57 K (10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复盛小流域的自然条件,治理前水土流失和农业生产状况。总结了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出发点,植树种草增加植被,生物和工程相结合治沟治河,建设基本农田,修筑道路发展交通,制订水土保持管理措施、制度等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和成绩。了小流域综合治理之后,产生的水土保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宁夏南部主要灌木树种的合理利用与布局

      1991(1):54-58.

      摘要 (919) HTML (0) PDF 636.79 K (10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通过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提出不同灌木树种的合理利用与布局,并对大力发展和合理经营灌木林,充分发挥灌木林的多种生态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该区立地条件和生产方式提出主要灌木树种适宜性分区。(1)南部半湿润沙棘、二色胡枝子适宜区;(2)中部半干旱柠条、山桃、刺槐适宜区;(3)北部干旱沙柳、柽柳、毛条适宜区。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