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5):1-4.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人类耕垦与坡面形态演化过程的关系, 定量分析人类耕垦活动对现代侵蚀的影响作用, 初步估算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由于人为耕垦活动, 坡面侵蚀量可增加25%左右。
1990(5):5-9.
摘要: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同一条件下, 0~100cm土层内, 有机质和水稳性团粒抗蚀性指标, 混交林较纯林分别高38%和23%; 分散率和分散系数抗蚀性指标, 混交构较纯林分别低3.5%和3.9%。经差异显著性检验, 有机质和水稳性团粒抗蚀性指标, 以99%概率保证, 差异极显著, 分散率和分散系数抗蚀指标, 以95%概率保证, 差异显著。但分层指标不规律。
1990(5):10-18.
摘要:本文利用解放后的小流域径流资料和八十年代前期的不同治理措施的试验小区径流观测资料, 以及气象部门降水资料, 采用频率统计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揭示了降雨特征与水土流失量间的内涵关系。结果表明: 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可用降水指标建立回归方程, 试验小区的水土流失可用主成分方法建立经验计算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水土流失规律,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1990(5):19-22.
摘要:本文对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工作进行了探讨。作者根据全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 影响土壤侵蚀的诸因子, 及水土流失现状等综合因素, 提出了山东省水土保持区划原则, 并依据分区原则, 在水利部统一划分一级区、二级区的前提下, 将全省共划分3个三级区、12个三级亚区。
1990(5):23-27.
摘要:江西省1684年至1987年在全省开展了水土流失现状普查和1985~2000年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本文对规划方案应用动态方法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效益费用比为4.79, 投资回收年限为2.41年, 内部回收率为22.48%, 是费小效宏的合理方案, 应尽快抓紧实施, 早生效益。
1990(5):28-32.
摘要:本文对安徽省水土保持工作作了回顾, 阐述了全省水土保持工作几起几落的缘由, 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指出: 水土保持工作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必须在“法”治上下功夫, 方可取得显著的成效。
1990(5):33-38.
摘要:1984年8月30日新疆叶尔羌河爆发特大洪水, 仅沿河水利工程损失50余万元, 抢修费达30万元。该河在解放以来, 曾先后有15次突发性洪水灾害。为此, 1985年4月至1987年, 新疆水利厅、中科院冰川所等单位组织了联合科考队伍, 首次赴该河的源头, 探索洪水的奥密。初步查明洪水来自源头时现代冰川区, 是由于冰川前进阻塞河道, 形成冰坝湖、堰塞湖, 其溃决酿成大洪水所致。
1990(5):39-43.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分析了湖南省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和发展趋势, 以及水土流失原因。全省水土流失的县市从50年代的34个增加到87个;年入洞庭湖泥沙量增加34.2%。 30多年来洞庭湖泥沙淤积总量达40亿m3, 直接危害农、林、牧、渔等业的生产。 指出: ①加强植被建设,改造坡耕地;②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③户包或联户承包治理;④开展多渠道集资, 增加水土保持经费;⑤完善治理和管理政策, 加强水土保持方针、政策等的宣传。
1990(5):44-47.
摘要:豫南大别山区是河南省重要的木材基地和粮食区, 面积近200万ha。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水土流失严重。本文调查分析了该区水土流失的现状、问题和防治措施, 为搞好该区水土保持和发展生产献计献策。
1990(5):48-52.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了三年来对花岗岩地区坡耕地径流泥沙的观测试验资料, 得出以下结论: 1.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大于作物地; 2.作物地覆盖度低于30%以下则比荒坡地的泥沙流失量要大; 3.大于25°的坡耕地, 头两年产量虽然较好, 但第3年以后产量大幅度下降, 并造成大量的泥沙流失, 故种多年生植物为佳。 同时通过试验研究表明: 在花岗岩地区, 泥沙流失量多数来源于坡耕地。 因此搞好坡耕地的综合治理, 是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措施。
1990(5):53-56.
摘要:本文通过试验实测结果, 论述了东北长白山区黑土地带的水土流失规律。同时对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低山丘陵区坡耕地, 在采取不同治理措施后, 保持水土的效果和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 以及对如何改造中低产田, 增强山区农业发展后劲, 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此试验成果有普遍推广应用的价值, 并对实现农业发展新突破,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90(5):57-64.
摘要:首先建立了羊只发展的GM(1,1)模型, 结果为:X(k+1)0=135919.6772e0.0283062081+8715.3224e(-2.638216866-26187.4039, 在提出规划设想的基础上, 利用线性规划和常规方法分别对羊只种群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 得出2000年羊只发展数量为200000只, 山绵羊比为3.23∶1。
网站版权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
京ICP备140434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