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科学技术+高度责任感→世界奇迹——1985年9月12日在新滩滑坡勘测预报、抢险救灾表彰会上的讲话

      1985(6):1-3.

      摘要 (802) HTML (0) PDF 278.61 K (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今年6月12日凌晨3点45分,在秭归县新滩镇发生了巨型崩山滑坡。由于预报准确及时,抢险决策果断,使险区内1,300多群众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这是滑坡勘测预报、抢险救灾工作上的伟大胜利,是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要成果。大滑坡灾情发生后,在抢险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继续观测险情变化,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精心组织船舶安全通过险区,做出了出色的成绩。

    • 学习先进模范事迹 普及预测预报滑坡

      1985(6):3-3.

      摘要 (608) HTML (0) PDF 94.22 K (7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11月3日上午10-11时,陕西省千阳县崔家头乡段家崖村阎家阴坡村民组所在地,发生了一次黄土大滑坡。滑坡面积600多亩,300多亩麦田被毁。滑坡发生时,乡亲们正在吃早饭(当地吃两歺),只有几个小孩在危险区玩,不幸死亡3人,伤1人。

    • 长江西陵峡新滩滑坡分析

      1985(6):4-7.

      摘要 (1004) HTML (0) PDF 349.74 K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1985年6月12日凌晨3点45分至4点20分,湖北省秭归县新滩镇北岸黄崖地区发生一起严重的堆积层滑动。约3,000万立方米的土石在35分钟内向西南方向滑移,约500万立方米的土石从380米高处剪出,直冲新滩镇。冲入江中约200万立方米,使东西平均400米宽,南北1,700米长,约0.68平方公里内的新滩镇,计有房屋457户、780多亩农田和公路等建筑物破坏罄尽,荡然无存。冲入江中的土石,使江面缩小1/3,激起涌浪高54米,波及上至秭归县城,下至三斗坪共计42公里的江段,击毁、击沉240匹马力以下的机动船13艘,木船64只,船上人员死亡10人,失踪2人。滑坡区内,有居民481户,各类人员共1,371人,由于预报及时,撤离措施果断,无一人伤亡,实属罕见。

    • 长安滑坡成因的研讨

      1985(6):8-10,27.

      摘要 (765) HTML (0) PDF 349.09 K (8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以及近年一二内,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自然灾害之一的滑坡,常常给生命、财产带来危害。在西安地区,就有1978年长安县史家寨乡敬家村滑坡;1981年的毛西滑坡;以及1984年底的长安滑坡。这些滑坡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黄土滑坡。同样其他地区的这类滑坡也并不少。随着陕北煤海和黄土高原区的开发建设,滑坡必将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滑坡,尤其是黄土滑坡,研究还不深入,还有待完善、发展和提高。

    • 滑坡前常见的宏观征兆

      1985(6):11-12.

      摘要 (1056) HTML (0) PDF 179.88 K (1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滑坡是一种重要的、常见的山地灾害,它常常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安全。滑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能通过滑前预报,把灾害的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如今年新滩滑坡,就预报成功了,避免了一场重大的灾难;险区内的1,371人,无一人伤亡。这一事例提高了我国滑坡的预测预报水平,创造了国内外的奇迹,为今后滑坡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可贵的经验。总之,滑坡是有前兆的,是能预测预报的;只要捕捉到前兆,就能预报成功。新滩滑坡的预报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 西兰公路改线已造成严重破坏 呼吁有关部门遵守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法规

      1985(6):13-14.

      摘要 (1020) HTML (0) PDF 154.77 K (10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西兰公路是西安通往兰州的主干线路。这条线的永平至太峪段的盘山公路经有关部门审批,进行改线新建公路。新建公路全长约19.03公里,在永寿县境内长17.33公里。新建公路设计共占地331.5亩,开挖土石30万立方米。每公里占地17.42亩,开挖土石约1.6万立方米。此项工程,于1984年9月1日正式动工修筑,到1985年9月底已经基本形成的路面约7.5公里。

    • 关于治黄方针与加速治理黄土高原的建议

      1985(6):14-17,37.

      摘要 (1074) HTML (0) PDF 455.45 K (8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过去黄河经常决口,造成灾难性的严重破坏,但是最近30年来一直平安无事。你们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治黄措施?请谈谈。你们的经验很值得向世界各国介绍!”当1980年在英国召开国际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时,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人员特地向我们四位中国代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 水土保持工作的改革和存在问题

      1985(6):18-23,7.

      摘要 (695) HTML (0) PDF 620.83 K (8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在初步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以户承包小流域治理开发,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走勤劳致富之路,便顺理成章地摆上了亿万农民的生活日程。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必然产物,是农业战线全面实行联产承包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 论森林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1985(6):24-27.

      摘要 (1032) HTML (0) PDF 366.89 K (9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前言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的水土资源是极为丰富的,但我国又是一个地形、地势复杂而又多变的国家。海拔高度超过500米以上的土地面积,就达到全国面积的88%,而山区面积也有69%,平原面积仅为12%。这样广大的水土资源,如何加以保护和利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以“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著称。但是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丰富的水土资源,尤其是山区的水土资源,并未列入为“物产丰富”的内容。所以水土流失的面积和数量,都是惊人的!

    • 杏子河流域梁峁分布特征与沟谷因素的相关性

      1985(6):28-34.

      摘要 (1023) HTML (0) PDF 469.85 K (10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河流域72.3万平方公里中,丘陵沟壑区占23.6万平方公里,约33%,占黄土高原面积的39%。农业耕作为这个区的主要经营方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侵蚀模数每年可高达每平方公里万吨以上,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严重的危害。支离破碎的地形,星罗棋布的梁峁,万千纵横的沟谷,研究其特征将有助于分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杏子河流域为对象,着重讨论梁峁的分布特征,并分析这些统计特征对水土流失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不同植被类型小区的径流泥沙观测分析

      1985(6):35-37,50.

      摘要 (795) HTML (0) PDF 317.74 K (10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试验区自然条件试验布设在陕北安塞县水土保持试验区的县南河流域,侵蚀地貌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2副区。流域面积50.6平方公里,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4.4公里。地面坡度从上向下分为4类:1、梁峁顶部平缓,一般3-10°;2、梁峁坡较陡,一般15-25°,有的达30°;3、沟坡最陡,多为25-35°;4、塌地与沟台地也较缓,为5-15°。其中0-15°的占1.6%,15-25°的占22.4%,25-35°的占50%以上,35°以上的占21.4%。地面组成物质大都是黄土,沟床和沟岸有岩石和红土露头。海拔高1,010-1,400米。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低气温-23.6℃。平均无霜期159天,≥10°的年平均积温3,160.2℃。年平均降水量553毫米,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其中

    •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985(6):38-50.

      摘要 (821) HTML (0) PDF 1.13 M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壤侵蚀是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众所周知,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泥石流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等各种土壤侵蚀类型,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可耕地面积减少,河道、水库淤塞,交通受阻,也使生态条件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它不仅对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对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 保持水土是黔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根本方略

      1985(6):51-55.

      摘要 (723) HTML (0) PDF 457.14 K (9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黔中地区处于贵州省的腹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粮油生产区。近几年,粮食已基本自给,并为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商品粮。这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显著变化。但是,从整个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看,要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存在不少障碍因素:1、石山多,耕地少,土多、田少,粮食生产受到土地限制;2、山高坡陡,长期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自然灾害频繁;3、土壤瘠薄,耕作落后,粮食生产主要是靠扩种面积,广种薄收,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不高。把这些障碍因素归结起来说,是农业内部结构与自然条件不协调,单一抓粮食生产的局面还没有扭转过来;林牧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 怀安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经验及其推广

      1985(6):56-58.

      摘要 (708) HTML (0) PDF 264.91 K (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怀安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西南部,境内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历来就是永定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区。解放后,全县20万人民曾为根治水土流失付出了很大代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