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文
    • 发刊词

      1981(1):1-2.

      摘要 (677) HTML (0) PDF 126.30 K (9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保持通报》正式发行了,它是一个全国性的水土保持学术性刊物。水土流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几乎遍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由于人口的增长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世界各地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致使大量土地遭毁,良好农田废弃,土地沙化,河流阻塞,自然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给农林牧生产和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灾难,迫使许多国家不得不对水土保持及其科学研究给予应有的重视。

    • 水土保持是水土流失区农业发展的基础

      1981(1):3-7.

      摘要 (780) HTML (0) PDF 418.31 K (13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是一个水土流失面积较大、危害较重的国家。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公里2,折合22.5亿亩,超过了耕地面积,约占国土的六分之一。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从西北的黄土高原,到东部的沿海之滨,水土流失遍及全国各地,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解放三十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共治理水土流失40万公里2,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到处毁林毁革开荒,再加上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不但没有减少,反而

    • 森林和湖泊环境的保护与生态平衡——以安徽省调查为例

      1981(1):7-12.

      摘要 (883) HTML (0) PDF 1.46 M (10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生产都需要一个优良的自然环境,因此在生产活动中,一方面要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生物产品,同时也要保护有利于动植物生产的外界环境。高产需要良好环境,良好环境才能高产,两者是辩证的统一。所以保护好环境,才能使得生物生产量越来越高,环境质量越来越好,从而就能形成自然界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人类的生活,造福子孙后代。自然界中的水、土、光、气、热等非生物因素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

    • 调整自然作用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保持水土开发治理黄土高原

      1981(1):13-15.

      摘要 (795) HTML (0) PDF 263.24 K (1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高原是在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变中形成和发展的。水土流失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里,受到自然界或人类活动等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质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改变地质环境的规模越来越大,形成新的人工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多。研究形成黄土高原的地质条件和历史发展,掌握形成水土流失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地质作用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运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调整自然作用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保持水土,开发治理黄土高原,形成适于人民生活与生产的生态环境,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和环境保护效果。

    • 黄土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1981(1):16-19.

      摘要 (1263) HTML (0) PDF 356.26 K (22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是我国有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黄土在中国北方的分布,大致为北纬30—40°的范围。其中以黄河中游地区分布最为广泛,构成了切割程度不一的黄土高原。黄土在黄河中游地区的分布面积约为275,600平方公里,占该区总面积的40%以上。黄土高原是一个遭受较强烈侵蚀的地区,加之黄土本身的性质比较疏松,具大孔隙和垂直节理发育等组织结构特征,使这里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解决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对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1981(1):20-27.

      摘要 (817) HTML (0) PDF 652.47 K (16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是黄河下游河患的根源。制止水土流失是治黄的核心,是发展当地农、林、牧生产的根本施措。本文拟通过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探讨治理水土流失的途径。一、水土流失的现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由来已久,早在更新世黄土堆积过程中就有侵蚀发生,当时速度较慢,参与人类活动影响以后侵蚀加快。尤其是秦汉以来日益加剧,越到近期越严

    • 从植物生态学角度论“三北”防护林体系规划的原则

      1981(1):28-32.

      摘要 (880) HTML (0) PDF 465.15 K (1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林业部1979年4月曾在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会议上展出《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第一期工程规划示意图》,并作了报告。本文著者当时对该规划提出意见,认为该规划中的大型防护林带、大面积草牧防护林网中的绝大部分需要灌溉才能营造成功,需水量太大,难以实现,所以其中十之八、九应予取消。同年12月林业部提出新的规划说明,取消了大型防护林带,将草牧防护林网大加压缩为不需灌溉而能营造成功的基本草牧场防护林。新规划明确规定,非灌溉造林面积占造林总面积的94%,灌溉造林面积只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旱作农业的增产途径

      1981(1):33-41.

      摘要 (869) HTML (0) PDF 713.75 K (10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90%,其中侵蚀模数在5000吨以上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占一半以上。这些严重地区基本上属于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300—500毫米左右。仅就数量上看,发展旱作农业是可行的。但由于大量水土流失及降水的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变化悬殊,造成本地区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在这种情况下,尽力挖掘水源,发展小型水利灌溉无疑是克服干旱,获得较好收成的最重要手段。实践证明,本地区旱地变水地后,结合土壤培肥,产量可提高数倍以至十倍以上;但是,目前

    • 吴旗飞机播种建造草灌植被的试验研究

      1981(1):41-50.

      摘要 (1247) HTML (0) PDF 668.68 K (12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加速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是尽快解决该地区严重的生态失调问题,控制水土流失,彻底改变生产落后面貌的根本措施。如何加速植被建造?除人工造林种草,封山育林育草外,我们认为飞播种草造林也是加速黄土高原大面积植被建造的有效途径。现将吴旗飞播种草造林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降雨能量的试验研究初报

      1981(1):51-61.

      摘要 (1250) HTML (0) PDF 2.74 M (15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引起土壤水蚀的能量来源有二,一是雨滴的动能,一是径流的动能,两者都是由降雨所形成的,我们把它们总称为降雨能量。对不同的土壤来说,雨滴动能和径流动能所起的作用差异很大。近30年来,欧美各国根据大量试验研究结果,已经得出结论,公认雨滴动能是引起土壤水蚀最重要的因素。在分析研究雨滴动能的基础上,开辟了土壤侵蚀预报这一新的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使土壤侵蚀研究工作,进入定量分析阶段。

    •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付区的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

      1981(1):61-64.

      摘要 (750) HTML (0) PDF 310.11 K (1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付区,大体上分布于渭北高原沟壑区与毛乌素沙漠之间的过渡地带,面积约四万五千平方公里。自然条件很差,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是黄河流域四大低产区之一。全国解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地进行了水土保持治理工作,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水土保持各项治理措施显示了它增产拦泥的作用。大量的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区生产的生命线,是根治黄河的基础。

    • 定向爆破与水力冲填结合筑坝研究

      1981(1):65-69.

      摘要 (934) HTML (0) PDF 2.41 M (1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打坝淤地,是山区建设基本农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抬高沟道侵蚀基点,防止沟壁坍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研究快速筑坝技术,对加快黄土高原建设,减少入黄泥沙,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发展山区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定向爆破筑坝,工期短,速度快,工效高,但筑坝经济成本高,坝体质量不均匀,坝岸结合较差,拦洪蓄水后易发生穿孔跨坝。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我们试用定向爆破方法,在晋西修筑的几十座淤地坝,大部水毁,保留无几。

    • 考察澳大利亚水土保持一点体会

      1981(1):70-71.

      摘要 (790) HTML (0) PDF 182.99 K (12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去年十月十日至十一月一日在澳大利亚考察水土保持,受到了热情接待,和有关专家进行了坦率的讨论,增进了友谊和相互间的了解,达到了考察的目的。除向领导作了报告外,谨先谈一点体会。对于他们很多好经验,打算根据带回的一百多种资料向同行作进一步介绍,本文从略。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属热带和温带,原有土住约三十万人,靠采集和打猎为生。

    • 参加一九八○年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会议有感

      1981(1):72-74.

      摘要 (971) HTML (0) PDF 275.36 K (12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们于1980年7月参加在英国国立农业工程学院举行的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会议。现将一点会后感想写出来,期对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我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全世界最为严重。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我们曾在这一地区进行综合考察、区划规划、定位试验与总结群众经验几方面的科研工作;且已出现相当数量的治理典型,正在起示范推广作用。同时我们又是首次参加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会议,所以格外受与会代表的注意。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