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9ZD41) * ,李明鸿1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水生态环境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在新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水生态环境压力,文章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2010—2020年区域内三者间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水生态环境三系统综合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三系统耦合度处于高水平,耦合协调度等级不断提升,东、北、中西部的三系统变化趋势趋同,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与全域相同;(2)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用水效率、政府、科技、人口和教育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对耦合协调度产生正负两方面作用。[结论]因此,当前应该同时关注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水环境保护,充分发挥正向因素作用,减少负向因素影响,实现三系统优质耦合协调发展。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3-21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5-30
  • 录用日期:2023-05-3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