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1YFD1900700)


Author:
Affiliation:

1.Institud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Northwest A&2.F University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 探寻城镇化快速发展下,作为生态示范村的高西沟村的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乡村“三生空间”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高西沟1953—2022年的三生空间特征,并结合实地调研对村域多年“三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对应的空间治理优化策略展开分析。[结果] j1953—2022年,高西沟生产空间呈减小趋势,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呈增大趋势。1953—1973年,生态空间变化幅度最大,绿地生态空间从12.07 km2增加到100.33 km2,其它生态空间从12.07 km2减小到100.33 km2,生产空间逐渐减小,从145.67 km2减小到110.07 km2。1986—2022年,生产空间减少了42.4 km2,生活空间增加了5 km2,生态空间增加了37.39 km2。k1986—2022年,高西沟三生空间转型体现在绿地生态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的增加,农业生产空间、其它生态空间和水域生态空间的减少。其主要表现为67.83 km2的农业生产空间和59.95 km2的其它生态空间转化为绿地生态空间,而部分绿地生态空间转化为农业生产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其转移面积分别为21.20 km2和3.22 km2。l针对生产空间效益不足的问题,采取改变广种薄收的耕种方式,大幅提高粮食产量,改变单一的农业生产状况,实现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举措;针对生活空间品质低下的问题,采取全力抓牢基建,量力新建家园,鼓励青年外出,从事其它产业的举措;针对生态空间破坏严重的问题,采取控制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打造旅游文化,推广生态风光的举措。[结论] 经过一系列水土保持措施及优化策略的改善后,高西沟已实现三生空间的协调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治理典型和示范代表。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2-12-15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2-20
  • 录用日期:2023-02-21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