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2.丘陵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科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8059),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K2095),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SK21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QL20220109)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Hunan University
[目的]预测城市未来土地利用情况及内涝风险强度,并探讨未来城市内涝风险的优化管控措施及实施效果,为提升城市内涝防控水平、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PLUS和SCS模型,预测出基准情景下城市用地布局及其内涝风险情况,将内涝高风险区域作为PLUS模型中的限制转化因子,耦合PLUS和SCS模型,模拟内涝管控情景下城市用地布局及其内涝风险情况,通过对比两种情景下的内涝风险差异来验证优化管控措施实施的效益。[结果]以长沙市为例,预测基准情景下2035年长沙市建设用地内涝高风险区面积为96.47 km2,在不减少建设用地面积的前提下,内涝管控情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的内涝风险总面积相比基准情景减少了36.94 km2,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中的高风险区全部被规避。[结论]未来城市用地内涝风险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耦合PLUS-SCS模型的优化管控方法能够帮助城市规避内涝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