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水体中氮磷及藻类变化研究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1.安徽大学;2.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S19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项目“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清洁小流域技术综合集成应用推广”


Author:
Affiliation: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目的]为控制稻田排水中的氮磷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方法] 采用对比“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与常规种植模式,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差异及优越性,重点研究“稻-鸭-虾”的内在协同作用对水体中氮磷及藻类的变化影响。[结果](1)相比于常规种植,“稻-鸭-虾”生态种养稻田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分别减少32.43%和19.35%,且对初始灌溉水中TN、TP的去除率可达到38.7%和26.9%。(2)“稻-鸭-虾”生态种养可改变稻田水体中氮磷的形态,在水稻全生育期内,可溶性磷(DTP)和颗粒态磷(PP)比例更加稳定,而在水稻后期,稻田水体中有机氮(ON)比例显著提高。(3)“稻-鸭-虾”生态种养改善了水体中藻类植物群落结构,稻田排水中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到2.34。(4)相比于常规种植,“稻-鸭-虾”生态种养中水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分别提高了4.83%、5.28%和2.84%,稻米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了8.15%,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结论]“稻-鸭-虾”生态种养模式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有效面源截污,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9-01-10
  • 最后修改日期:2019-02-22
  • 录用日期:2019-02-2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