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下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农业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试点项目(2016-GC0082-5)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摘 要: [目的]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对照(CK)、免耕(MG)和深松(SS) 3种不同耕作方式,通过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动态特征及垂直分布情况的研究,旨在反映土壤环境状况,为探索黑土区农田适宜的耕作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干漏斗( Modified Tullgren) 法分离中小型土壤动物,分析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结果] 从研究样地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3749只,隶属47个类群。其中四奥甲螨科(Quadroppiidae) 和等节?科 (Isotomidae ) 为试验区的优势类群。3种耕作方式下,0-10 cm土层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71%,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表聚性。SS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最多(1671),CK处理下类群数最多(41)。CK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2.81)和(3.81);SS处理下中小型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15)。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渗透总量表现为SS>CK>MG;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表现为SS>MG>CK;土壤容重表现为MG>CK>SS。中小型土壤动物个体数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中小型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与土壤渗透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深松耕作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比免耕和传统耕作更有利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10-08
  • 最后修改日期:2018-11-11
  • 录用日期:2018-11-12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