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ID - 10.13961/j.cnki.stbctb.2018.05.020 TI - 超大城市水土流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防治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AU - 王志刚 AU - 韩培 AU - 周耀华 AU - 华忠光 AU - 蔡劲松 AU - 赵元凌 AU - 张平仓 VL - 38 IS - 5 PB - 科学出版社 SP - 122 EP - 126 PY - JF - 水土保持通报 JA - UR - http://stbctb.alljournal.com.cn/stbctb/home?file_no=20180520&flag=1 KW - 城市水土流失;超大城市;空间格局;防治策略 KW - urban soil and water loss;megacity;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conservation strategy AB -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作空间分布图。[结果]武汉市水土流失具有“4圈”分布格局: ①内圈,主城区,地面硬化程度高,以微度流失为主; ②第2圈层,主城区周边城市拓展区,是城市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③第3圈层,城市拓展区外围平原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低,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又是山地、丘陵区的地表径流进入主城区的必经区域; ④第4圈层,远郊山地、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兼有少量坡耕地和采石采矿迹地。[结论]根据武汉市水土流失“4圈”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内圈需要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维护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第2圈层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最大限度地扼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第3圈层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第4圈层需要严守生态红线,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开展坡耕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注意控制旅游开发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 ER -